而袁世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盘,在与南京临时政府的较量中占据优势,就要打破清廷的挟制和民党的约束。另组临时政府遭到各方反对,袁世凯仍然想方设法使其责任内阁作为正式政府的延续合法化。尽管孙中山敏锐察觉,坚决反对,无奈其他民党觉得只要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其余问题均可迎刃而解。北方政府的地位悬而未决,留下巨大隐患,致使袁世凯后来步步得逞,不能不说是重大的政治失误。 清帝交权下台虽成定局,可是向谁交权,以何种名义,关系到未来中国国体政体的性质。2月3日,袁世凯奉密旨授为全权大臣与民军磋商清帝退位事宜,媒体的报道却是“内阁确奉到皇太后懿旨承认退政”,(88)并非退位。《大公报》明确称:“内阁消息,宣布共和谕旨已经各王公及内阁公同拟定,其中措词只为推卸政权,并无禅让字样。惟昨闻袁内阁以此项谕旨虽已拟定,诚恐颁发后,民军仍有挑剔,致滋纠葛,因于十五日曾将此次谕旨草案电致南京政府,预令查核再行颁布。”(89)据说此事出自袁世凯的旨意,并得到清室及皇族的认可,“皇帝推卸政权、承认共和之诏旨,已于十五日由内阁恭拟草案呈进,闻秉笔者系为华世奎、阮忠枢两人,秉承袁内阁之意见而订拟,由皇太后钦览后又由各王公、贝勒公同参核,酌易数字,已交世、徐两太保敬谨收存,恭候皇太后懿旨即行颁布。”(90) 退政与退位,一字之差,意思迥异。按照康有为的说法,自十九信条发布,清室已经失去政权,形同虚君。所谓退政,仅仅是交出政权,对于国家,仍然保留君位。如此,则国体仍是君主制,政体才变为立宪制。当时种种试图调和君主与共和的设想,如虚君共和、帝国共和之类,其动机和目的都是力求保留君主,以为非如此不能防止内乱外患。可是在革命党看来,君主不去,就会对共和制构成严重威胁。民军同意清帝以交权退位为条件予以优待,保留帝号,只是作为外国君主待遇,与国体政体毫不相干。双方的主张尖锐对立。 政与位的本质区别以及主导组织临时政府的用意,在袁世凯等人1月底拟制的《北方议定组织临时政府草案》中显露无遗: (一)皇帝辞政。为国利民福起见,所有保持安宁,恢复秩序,联合汉、满、蒙、藏、回等事,断不可无统一机关,故特委袁世凯暂行组织临时政府,代掌一切政权,以期维系大局,主持外交,俟国会正式举定大总统后,临时政府再行取销。(二)皇帝辞政后,仍驻跸宫禁,毋庸迁移他处,以维京畿及北方秩序,裨免糜烂。(三)将来大总统府第,即在北京择地另行建筑,或以新建筑之监国府邸为总统府。(四)自武汉事起,至今三月有余,南北各省经济匮乏,不独国库为然,南京临时政府亦事同一律。皇帝既经辞政,所有通国一切行政,即应统筹全局,以图富强。但一切行政费用,所需甚钜,其东南已经独立省分,能否继续支持,临时再行磋商。至北方各省,国库如洗,目前已属难支,将来临时政府成立后,更须力促一切新政之进行,所需政费,必较今日为尤钜,应如何应付之处,须预筹妥善办法,以免临时棘手。(五)皇帝既经俯顺舆情,政权必当统一,南北各省,仍当化除成见,扶助中央,酌为筹解经费,顾全大局。倘有贫瘠省分因此次糜烂实难兼顾,中央亦可暂缓协济以纾民力。(六)皇帝辞政后,京中各行政衙门,国务大臣以下之官员,悉仍其旧。但组织临时政府,需款浩繁,所有各署官员之津贴,自临时政府成立之日起,统计六个月,暂弗发给,以纾财力。(七)政费一项,以军饷为最关重要。所有北方军队之饷项,于此数月期内,无论如何,均须按月照给,以维持秩序而免哗溃。其南方各军队之饷糈,亦须通盘筹画,不得少有缺欠。至南北方军官将校,均仍旧职,不稍更动。(八)现所组织之临时统一政府,一经各国承认,一切外交事宜,悉由临时统一政府直接交涉。(九)所有外债以及新旧赔款之担任,政体既定,即应继续依期偿还。各省无论如何,亦须依旧筹措,按期照解,以昭大信。(十)皇帝辞政时之谕旨,除刊刻誊黄颁行天下外,更须另颁谕旨于各军队,俾得晓然于朝廷辞政之深意,以免暴动而维治安。(91) 按照草案所定程序办法,不仅袁世凯的权力来源及所承继的法统为清朝皇帝,由北京临时政府统管全国行政军政,而且以“辞政”名义交出政权的清帝是否同时失去名义上的统治权,并无清楚认定。也就是说,清帝可能仍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这从反面证实孙中山看似斤斤计较的执着坚持,绝非杞人忧天,多此一举。 由于南北双方围绕清帝退位诏书的措辞问题反复缠斗,宣布退位因此一再推迟。媒体对于双方立场的差异有所风闻和揣测,伍廷芳来电所示修订的退位诏书及优待条件,“各款仍系逊位,并非辞政,不得谓之虚君共和”,内阁不知如何磋议。(92)《大公报》非常准确地把握到双方争执的关键所在:“其争执尤力者,一则曰皇帝辞政,一则曰皇帝退位,故现尚未决。”(93)可见辞政还是退位之争,在北方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而坚持辞政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造成虚君共和的假象。 北洋系将领再度不失时机地演出了配合袁世凯的戏码。“冯、姜、段各军统对于虚君共和政体极表赞成,已联电伍廷芳,要求承认优待条件。旋接伍通电,略谓此次袁内阁提出优待条件,本代表因事赴南京,已将此项条文由参议院协定,现已将修正案全体议决。惟清帝逊位字样必须标明,非是即不足巩固中华民国之基础,且含有虚君位之嫌疑。此次自武昌起义所流之血,聚集可成江河,国民之所希望者,惟在共和,故对于清帝逊位一事不能不始终坚持。而诸公欲保存旧帝之苦心,此间已为人所共谅,但以此事关太钜,不能含糊了事等语。冯军统昨已再联合各路军队复去一电,于逊位二字大为反对,力请撤销,否则死不认可云。”(94)赞成共和而反对逊位,则所赞成的只能是虚君共和。所以2月10日伍廷芳复电明确指出:“惟清帝若不实行逊位,则有类于虚君位之嫌。”(95) 其实,逊让之类的言辞,已经不再讳莫如深。2月9日,各省督抚等联衔电请代奏,就公然声称:“共和问题迁延未定,逊让政权之明诏迟久未颁,中外失望,军民解体。”要求速降明谕,宣布共和,“上以幸福予国民,下以尊荣酬君上,其为懿美,超轶唐虞。”(9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