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联合召开的中国边疆史地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17个省、市、自治区的代...
最近,在我国学术界提出了一个“第二代民族政策”的问题,这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时代在变,一切事物都与时俱进,民族政策也不例外,但是否要称“第二代”,就值得商...
摘要: 渤海自大武艺时代起与黑水靺鞨形成对峙。八世纪中期以后,渤海国家渐强大,黑水靺鞨可能一度役属渤海。九世纪初期以后,曾经见诸于史籍的一些靺鞨部被渤海吞并;黑水靺...
摘要 :“九一八”事变前,中国东北铁路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事变后,关东军和满铁勾结,合谋东北路权。他们以各种手段霸占了既成铁路和拟建铁路的所有权,又想方设法夺取铁路...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不但与现实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也可以起很重要的作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各种矛盾错...
摘要: 边疆史地学是清代中后期兴起的一门学问,在近代它又深化发展,并与西北的考古发现联系在一起。罗振玉的边疆史地学研究,顺应了这一最新潮流,他搜集和辑录了大量的西陲...
《唐会要》是现存最早的会要体史书,也是会要体史书中史料价值最高的一种,历来受到学界的重视。但是由于屡经续修,又无善本传世,所以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目前通行的《唐会要...
摘要: 边疆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边疆观。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产生后,对传统的边疆观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利润永不满足的追求,...
摘要 :北魏孝文帝给高句丽王高云的诏书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献,诏书于太和十六年九、十月份发出,要求高句丽派遣王弟入朝,高句丽最终顺从了北魏的要求。诏书内容可以弥补多件...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边疆史地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22日至26日在京举行。来自全国17省、市、自治区,包括汉、蒙、...
摘要: “第二代民族政策”说是近年来民族研究中出现的“以族群替代民族”、民族问题“去政治化”观点的必然发展结果,是伪命题和主观臆断,违背了中国宪法,违背了中国的历史...
摘要: 边疆问题是贯穿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一个焦点问题,在“救亡”和“经世”两大思潮的推动下,中国边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34年以顾颉刚为首创办的《禹贡》半...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与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边疆史地学术讨论会”,1999年9月12日至9月16日在浙江象山召开。来自北京、长春、哈尔滨、西安、...
摘要 :《三国志高句丽传》是《后汉书高句骊传》史料来源之一。《后汉书》帝王本纪、诸生列传中与高句丽相关的记载是对前代史料的“照录”,《后汉书高句骊传》渗透了范晔个人...
摘要: 由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及其政权多自称“中国”,以及当时一些政权虽没有自称“中国”,但为后来的“中国”所继承,并仍被称为“中国”等原因,致使中国古代自秦统一以后...
摘要 :1876年1月至2月间,清政府先后通过第一次转咨、册封敕使志和一行以及李鸿章复李裕元函等三个直接或间接的渠道传达了清政府并不反对朝鲜与日本国签订《江华条约》以建立外...
序号题名作者 刊名年卷期 1《蒙古碱产》 中国地学杂志 1910年第1期 2《「外编」》 中国地学杂志 1910年第1期 3《炭田》 中国地学杂志 1910年第1期 4《饮乳动物》 中国地学杂志 1910年第...
清史研究若从孟森、萧一山诸先生相关著作问世作为起始,至今尚不及百年历史,但清史研究已成为在中国断代史研究中成果最多的研究领域之一,且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迁,日益成为...
摘要: 领土与国家权力的严格重合是现代民族国家的一个特征。现代意义的国界与古代意义的边疆之内涵差别,体现了现代民族国家国际体系不同于与传统国际关系的特征。在现代民族...
摘要: 在清代,白山黑水之间形成了多个民族(满、汉、蒙、朝等)三种经济文化(渔猎、游牧、农耕)并存且互动的格局。这一民族格局并非是静态,各个民族在保持自身传统的民族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