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人“韩退之诗乃押韵之文”的指摘,到清代杜甫、韩愈、苏轼之诗“鼎立为三”的推崇,千余年来,世人对韩愈诗歌的评价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我们知道,韩愈在唐代基本上是以...
海外的现代化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后,立即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很快形成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参与人数之众,涉猎问题之广,发表成果之多...
中华民族是多元的,华夏文明是多源的。甘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宝库,其文化资源绵延不绝,成为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发展的重要见证和典型标志之一。 有关伏羲的神话、传世资料...
以公文运行程序为视角,可以动态地看出一个历史时期行政运行体制的演进过程。开元十一年(723),中书门下宰相机构建立,唐代行政运行体制发生了实质转变。唐代七种王言之中,...
就近世(1600-1911)中国历史而言,清朝司法的域外形象和清朝域外形象类似,大体经历四个阶段。清初至十八世纪中期为第一阶段,此阶段是西方世界推崇“中国热”时期,因此此阶段...
中国传统宗藩体制既是一项源于封建帝王天下一统观念的政治体制,又是一项体现君臣等级秩序和中外不平等关系的“外交”体制。该体制源于商周,确立于先秦,发展于两汉和隋唐宋...
辛亥革命之后,轰轰烈烈的民初宪政尝试趋于失败,“革命”又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主旋律。至1920年代,“革命”风潮愈演愈烈:一方面,“不仅‘革命’一词成为1920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从1949年10月1日成立到1954年9月14日结束其使命的近5年的时间里,是新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最高国家行政机关,集最高立法权、行政权、司...
清代外交体系由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体制构成,一者为传统外交体制,一者为近代外交体制。中国传统“外交体制”是建立在封建家天下基础之上的一种内外交往体制,在天下一统...
出于废除不平等条约和改善中国司法不良之目的,晚清中国司法界在继承传统司法体制和借鉴日本及西方司法制度的基础上设计了中国近代看守所制度。该制度的设计和运作不仅改变了...
作者简介:柳岳武,史学博士,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近代中国研究所副教授 475001 中国传统宗藩体制[1]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政治制度,对它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加...
1906年9月20日,清廷颁布禁烟令,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很有声势的禁烟运动,到1911年10月被资产阶级革命起义暂时停止为止,清末禁烟运动持续了五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清廷一面于...
“天下一统”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重要政治目标,而“华夷之辨”可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华夷”之辨这一潜移默化手段,中国古代统治者们不仅在政治理念上宣扬了自...
《政府公报》是政府发布命令、发表政见,向全国人民表明其政治立场,说明其过去及将来政府行为的工具,并通过该公报的发表,影响普通民众的心理及行动。对于二次革命,以往学...
布罗代尔曾称“如果不谈奴隶,不谈附庸性经济,欧洲是不可理解的。同样,如果不谈国内的未开化民族和国外的藩属,中国也是不可理解的。” [1]张存武也曾强调认识中国宗藩体制的...
熟悉近代中国思想史的人都知道,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主要来源于亨利·乔治和约翰·穆勒的土地国有主张。西方土地国有思想的输入显然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按...
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萌发于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激荡澎湃,与西化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现代中国的三大社会思潮,影响深远以至今天。本文拟以文化...
天灾人祸是导致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如中国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统治者间的角逐和自然灾难[①]均导致人口大量迁移。相对当地居民,新来人为客民。他们与当地居民不仅发生...
优秀小说具备三个基本特征:源于生活、反映生活、高于生活。中国优秀短篇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刚好具备这些特征。[1](P.187)首先,书中司法故事要么是作者亲身经历,要么是传...
1871年春天,日军借口其船民在台湾遇难,悍然发兵侵台,我国沿海骤然紧张。清廷“明知彼之理曲,而苦于我之备虚”,虽经各疆臣实力筹备,而自问殊无把握,参与谈判官员不得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