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马光的思想体系中,民族思想占有重要地位,而且独具特色,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 一 华夷两安,为利甚大①是司马光民族史观的凝聚点和闪光点,这是针对当时严峻的形势而...
史学家的才、学、识“三长”(刘知几说,参考《新唐书·刘子玄传》),以识为要;而史识,以通识为贵。史识,是对人类历史和历史科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通识,是通达的史识...
王船山的史学思想是充满矛盾的,既有新时代的曙光,同时又摆脱不了旧传统的羁绊。 一、历史进化论与历史循环论 王船山用进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但同时却又用治乱离合、天...
20世纪的汉学家中,荷兰人高罗佩(RobertHansvanGulik,1910-1967)尤为引人瞩目。它具有多重身份和多种爱好:外交官、汉学家、收藏家、诗人、小说家、音乐家等等,而且每种身份都做得很...
毛泽东是二十世纪中国和世界的伟人,不论从哪个方向看,他都是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山。毛泽东思想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土壤的产物。一方面,它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
乾嘉时代的史学大师钱大昕,一直以其考史成就著称于世。在他考史的过程中,也对史学本身的理论发表过许多看法和评论。系统阐述钱大昕的史学批评观点,不仅是研究钱氏学术思想...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一位历史知识渊博的政治家。他谆谆教导人们学习历史,而自己则身体力行,孜孜不倦地学习和研究历史。我们只要翻开《毛...
公元1867年2月13日,大正王朝睦仁天皇即位,第二年1月3日,宣布“王政复古”,令德川幕府长德川庆喜辞官纳地,随后又进行征讨。5月3日,江户投降,10月23日,改元“明治”。历时2...
刘知几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位杰出的史学理论家,其博大的思想理论体系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史料编纂思想,对当前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发展弥足珍贵。 纂修《起居注》与《实录》 在刘...
倪豪士(WilliamH.Nienhauser,Jr.),1943年生,1968年毕业于印第安那大学,获硕士学位,1972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曾任威斯康星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主任,现任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
由庄存与首开其端的清代公羊学,到了他的外孙刘逢禄手里,发皇成为一种有深刻哲学思想体系作指导、有多种著作形成坚实基础的学问。故刘逢禄确实为公羊学说的发展作出重大建树...
中国历史学摆脱封建主义的窠臼,又避免资本主义的缺陷,建立真正新型的学科,这一任务的完成和壮大,正好伴随着毛泽东革命的一生。今天,在纪念这位领袖的诞辰百周年之际,我...
张岱遗存的《石匮藏书》220卷,原稿本已残缺不全。《石匮书后集》63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59年整理出版。《史阙》14卷,上至三皇五帝,下逮辽、金、元,现有道光刊本完整无...
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历史的并不始自郭沫若。但是,对中国历史进行系统研究并且建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则首推郭沫若。据此可以说,郭沫若是...
谢和耐(Jacques Gemet),1921年出生,法国当今著名汉学家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法国金石和美文学科学院院士,法兰西学院名誉教授。作为当代法国最具权威的汉学家,他专事中国社...
傅斯年(1896-1950)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学者和政客。他一生奔波于亦官亦学之间,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先锋开始,到台湾大学校长为止,他一直坚持学术研究,却又时常...
俄罗斯学者接触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从小说开始的。最早在俄罗斯出版的中国古典小说是1763年发表在《学术情况通讯月刊》12月号上,题为《中国中篇小说》,是从英国著名作家Oliver...
顾颉刚先生在五四运动后不久开始从事学术活动,他孜孜不倦地工作,直到他逝世的1980年。他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学者、历史学家,在古史考订、古文献考订、历史地理学、民俗学...
1990年10月29日,学术界一百余位名流、学者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集会,纪念该校已故老校长、卓越的教育家、历史学家陈垣先生诞辰110周年。 年逾九旬的著名历史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
吕不韦与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关系比较奇特的一对君臣。一方面,秦始皇十三岁即位后,吕不韦以其仲父和相邦的身份辅政九年,并于秦王政亲政前二年编成《吕氏春秋》。此书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