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经学的黯淡和背晦,说明了训诂考据提供不了为衰世里的众生详述指归的东西。详述指归一定要借助义理,然而训诂考证之学在排诋宋学的过程中已经把义理逐出了门墙之外。所以,在需要宏宣妙旨的时候他们便不能不露出一脸的枯窘,并因此而越发反照出挟徽言大义而来的今文经学那一派咄咄逼人的磅礴。微言大义也是一种义理。(115)在古文经学敛手的地方,今文经学能够“引《公羊》义讥切时政”,(116)以“三统”、“三世”之说恣酣地放言因革。虽然由“三统”、“三世”衍发出来的文字里常常杂有一团一团的“要眇之思”,但它们用经术诠说治乱,期待“三王之道若循环,圣者因其所生据之世而有作”(117)的滔滔讽议,却为纷乱的世象画出了一条可以寄托祈想的理路。因此,清代的今文经学起于庄存与,立于刘逢禄,宋翔凤;至道光年间则喷薄而出,发为龚自珍的时论和魏源的策论,以忧危之言“规天下大计”,一时声光四射。时弊与时病的丛积,需要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为世间人说清大是大非。然而梳文栉字的博证和实证铸造出来眼光,其志趣与乐趣都脱不出小是小非。与古文经学相比,今文经学的优长显然在于多了一点形而上。当乾嘉人物矜矜然斥宋儒的时候,他们都深信义理不过是凿空得来的无根之物,而握在自己手里的则是“实学”。但造化喜欢调侃人,在世局“殆将有变”(118)之际,能够从本源上立论,为天下国家开出药方来的并不是“实学”,而是与义理同属一路的微言大义。社会变迁制约下的这种学术起伏,使人分明地看到:曾被汉学痛加挞伐而尘灰蒙面的义理,已在世路忧患的召唤下由今文经学带入了汉学之中。把汉学推向巅峰的古文经学是以排诋宋学起家的,而继起的今文经学却在排诋古文经学的过程中骎骎乎成了汉学里的宋学。读史至此,不能不感慨系之。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发生于汉学内部。在门户之外,沉郁已久的理学则以廉(周惇颐),洛(程颢、程颐)、关(张载)、闽(朱熹)之说裁量政教学术,把许多被古文经学遗忘了的话题重新推到了士大夫们的眼前和心头。在士林中的多数人忙忙碌碌地向音训、考据、辑佚、辨伪讨声望的时候,理学那一脉细细的香火是靠着桐城派里的几个词章之士延续下来的。后人叹为“一编之内,惟此尤竞竞。当时孤立无助,传之五六十年”。(119)至嘉道以后,怀念程、朱的人已越来越多,理学也从一隅之地里走出来,进入了忧时之士的议论之中。在盛世与衰世之交的那个时代里,人心的变动同时又是一种人心浮动。变动和浮动引发于四海治乱,生民休戚;又明白地表现出经历了饾饤琐碎之后的知识分子在时艰迫来之际身心无所依傍的惝恍杌陧。因此,四海治乱和生民休戚的家国之思一定会曳着士大夫中的自觉者内省寸衷,为自己和别人去寻求安身立命之地。道光十七年,罗泽南说:“予迩年始得宋儒之书,读之,因复求之四子《六经》。至道精微,固非愚味所能窥测,然已知圣贤之道,不外身心。往日之所学,末学也。”(120)他后来以书生统兵而立勋名,被谥为“忠节”,但这个时候还是湖南乡间蹭蹬于饥寒之中的穷儒。在相近的时间里,太常寺卿唐鉴“潜研性道,宗尚洛、闽诸贤”。已经做了京官的倭仁,曾国藩、吴廷栋、窦垿、何桂珍“皆从鉴考问学业,陋室危坐,精思力践。”(121)这些天子身边的人们也在向宋儒之学讨取安顿身心的地方。他们中产生过在后来的历史上留下了深远个人影响的人物。居庙堂之高的读书人和处江湖之远的读书人沿着各自的阅历、体验和思考都在重研理学,这种共趋反映了今文经学之外的另一部分知识分子对于忧患时势的心解和心路。与公羊学善用“三世”、“三统”解说世运的“俶诡连犿”之辞相比,理学的长技显然不在于放言纵论政事的因革。所以,其言之谆谆的道理很少有新奇动人之外。然而从另一面看,理学“施教化、厚风俗、致太平”的践履和理想又在迁远之中沉蓄阔大,代表了一种能够凝聚中国社会的精神力量。由“三世”、“三统”演绎出来的托古改制之说不难动人耳目,而“施教化、厚风俗、致太平”的践履和理想却意在入人心田。十九世纪初期以来,中国社会已在暮云低垂中“四海变秋气”。但衰世的苍凉萧飒不仅仅见之于政事枯槁破败,而且日甚一日表现为人气的疲散麻木和猥琐迷离。吴廷栋曾与朋友论天下事,把后一面看得更可怕: 来书所示官场之弊,谓士大夫无耻如此,安得不江河日下,实深中今日人心风俗之弊。欲挽回尽人之无耻,必先视乎一二人之有耻。权足以有为,则扼回以政教,权不足以有为,则挽回以学术。即伏处一隅,足不出里闬,但使声气应求,能成就一二人,即此一二人,亦各有所成就,将必有闻风兴起者,纵不幸载胥及溺,犹将存斯理于一线,以为来复之机。是亦与于维持补求之数也。(122) 他的话里既有剥极而复的自觉,也有此心耿耿的强毅。两者都说明:乾嘉时代过去之后,复兴中的理学是以一腔危苦与四围散淡人气相撑持的,其“慷慨激烈轩爽肮脏”(123)的蹈厉远远多于“方巾大袖冥目枯坐”(124)的虚静。因此,十九世纪的理学群体没有重造出宋明两代那种哲学意义上的博大精深。他们中最优秀的人物直面一世颓波,心中回萦的始终是一种汲汲皇皇。性理之学的主敬主静也因之而化作前跋后踬喑口焦思的危言危行。 晚清的理学和今文经学都是在衰世来临之际立起来的。后来的岁月里,它们又以各自的学术影响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理学以“扶纲常,传圣学,位天地,育万物”(125)为本位;今文经学“以经术为治术”而“通乎当世之务”,注力于“变通之法”。(126)因此,在万国梯航开中西交冲之局的时代里,理学人物的经世之路越不出取新卫旧的界限,而今文经学却促成过除旧布新的事业。但不同的学术也陶铸出不同的人物。十九世纪的中国,从今文经学里走出来的人多策士、壮士和功名之士;迂远的理学则为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提供了精神领袖。这种区别,常常使人在读史的时候沉思久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