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儒学的衍变和清代士风(8)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林》 杨国强 参加讨论

实际上,最早倡导实证精神的那一代人虽曾痛诋明季积久而成的凿空之风,但这些人自身则都是“有闻于宋明之绪论”,而且“于宋学有甚深之契诣”(52)者。因此,他们对于“清谈害实”的凌厉掊击并没有一意要划清汉宋之间的界线。然而,当实证一旦成为治经的正宗以后,历史上的经学就显然是明人不如宋人,宋人不如唐人,唐人不如汉人了:盖“两汉经学,所以当尊行者,为其去圣贤最近,而二氏之说,尚未起也”。因此,“自元和惠栋严画汉宋之界,其弟子江声,余萧客承之,于是汉学之壁垒乃森严矣”。(53)这个过程无疑内含着一种学术本身的走势。惠栋和他的传人们筑起的这一道壁垒,本是实证精神一路演变而来的结果,但当壁垒既成之后,实证也不知不觉地变作了笃信,其“流风所被,海内人士无不重通经,通经无不知信古”。(54)这种“信古”并不都是考证出来的,梁启超称为‘不问真不真’,惟问‘汉不汉’,专以‘古今’为‘是非’之标准”。(55)由是,尊汉和诋宋都带上了明显的盲目性,而风会所趋,又使盲目性成了影响多数的东西。相比之下,与惠栋中分学界并同为一时领袖的戴震则更多些理论的自觉,其褒贬汉宋之辞也更显得言深旨远。他说:
    言者辄曰:有汉儒经学,有宋儒经学,一主于故训,一主于理义。此诚震之大不解者也。夫所谓理义苟可以舍经而空凭胸臆,将人人凿空得之,奚有于经学之云乎哉?惟空凭胸臆之卒无当于贤人圣人之理义,然后求之古经;求之古经遗文垂绝,今古悬隔也,然后求之故训。故训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贤人圣人之理义明,而我心之所同然者乃因之而明。
    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譬之适堂坛之必踲其阶而不可以躐等。(56)
    因此,持六经本旨以论长短,则
    汉儒故训有师承,亦有时傅会;晋人傅会凿空益多;宋人则恃臆为断,故其袭取者多谬,而不谬者在其所弃。这是一种等而下之的趋向。沿此以往,则“宋以来儒者以已之见硬坐为古贤圣立言之意,而语言文字实未之知;其于天下之事也,以已所谓理强断行之,而事情原委隐曲实未能得,是以大道失而行事乖。”(57)显然,在严画汉宋之界的过程里,惠栋重在尊汉而戴震更着力于诋宋。
    “宋以来儒者”的优势在于义理,戴震从咽喉处下手,向宋儒追问义理的来路。在他论学的撰述里,理义有时候是一种彼岸的东西,一定要从“故训”和“语言文字”筑成的桥上走过去才能够触及;有时候又象是一种与“故训”和“语言文字”,溶为一体的东西,解得“故训”和“语言文字”,也就自然解得了义理。由于“宋以来儒者”是“语言文字实未之知”的门外汉,因此,他们注定既不能走到彼岸,也不能解得溶在“故训”和“语言文字”里面的那种东西,其义理遂成为来路不明的可疑物。用这样的理路来通释文字和义理之间的关系,是把哲学化作了文字学。人类认识过程中的许多环节都因之而被文字吞并掉了。其实,戴震并不是一个钝于思辨的人。他也知道圣人自有“精微之所存”,须“以吾之精心遇之。”(58)这些功夫无疑都在“故训”和“小学”所能统括的范围之外。然而,时当考据之学沸沸然掀动天下之际,戴震很少有心思专注于这一面,去补足认识过程中被他用文字吞并掉了的那些环节;而士林中多数人更喜闻乐见的也是义理统于“故训”的一套道理。于是,懂得用“吾之精心”去思辩圣贤“精微之所存”的戴震,自身能够从“故训”和文字的桥上一路走到彼岸,写出《孟子字义疏证》与《原善》那样的义理之作;但被戴震抑宋学之论所影响的多数人则往往一生沉浸于“所以明道者,其词也,”他们在桥上踱来踱去,老是不肯走出“故训”圈起来的天地,也因此而老是到不了彼岸。戴震向宋儒争义理。然而诋宋的结果,却使义理与宋学一起在天下士人的心目中跌落了。他所阐扬的“以词通道”之说,既有考据的自负,也有宏道的自负,但奉戴震为宗师的人们始终只记得他的考据;其著述中的义理一面百年之中竟得不到一点回响。
    在一个义理日见萎谢的时代里,学人的眼界会变得越来越窄。而寸积铢累于一节一句,一文一字的考据征实之功,又会使他们的眼光在订此校彼,炫博矜奇中变得越来越细。当这两个方面成为一种普遍的意态之后,儒学中的知识分子就再也产生不出大题目了。18世纪后期,经学家桂馥说:
    三十以后,与士大夫游,意气自豪。历城周永年见嘲曰:“涉猎万卷,不如专精一艺”。馥负气不从。及见戴东原,为言江慎修不事博洽,惟熟读经传,故学有根柢。又见丁小疋自讼曰:“贪多易忘,安得无误”。馥始惊然,知三君之教我也。(59)
    这些话里未必没有一点做学问的心得。但“专精”又是一条狭路,它常常是在舍弃广度的过程里求取深度的,由此产生的优点和缺点是一种割不开来的东西。在一个才智之士都心鹜于“专精”的时代里,很少有人再会去思考大本大源。随之,一面是儒学中不断地孳生出局部和细节的深度:一面是这种局部和细节的深度不断地把儒学割得支离破碎,使人一叶障目,不见丛林:
    嘉道之际,学者承乾隆季年之流风,习为一种破碎之学。辨物析名,梳文栉字,刺经典一二字,解说或至数千万言。繁称杂引,游衍而不得所归。张已伐物,专抵古人之隙。或取孔孟书中心性仁义之文,一切变更故训,而别创一义。群流附和,坚不可易。(60)
    最先倡导实证精神的人们,本意是在“明六经之旨”。而到了炫炫然为“汉学”守壁垒的人们手里,由实证精神派生出来的音训、考据、笺疏、辨伪等等却如同被人拆散的八宝楼台,满眼珠光宝气而看不见亭台楼阁,最终在几经传承之后流为“一种破碎之学”,使“世聪明杰魁之士,相劘而为考证纤末之务,名治经而经日以蔽晦。”(61)六经之旨似乎离得更远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