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汉代学术的历史地位(1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 熊铁基 参加讨论

三、学术思想的趋同与整合
    从前两部分汉代载籍整理和经义讲论的记述看,后世流传至今的群经诸子,都是汉代的东西,是汉人传授、整理过,甚至重新编定的东西。如果充分认识这一点,今日的新发现,发现战国或者汉初许多程度不同、差异颇大的某些经书或子书(包括早已失传或者不知其名的经和子),那就并不奇怪。例如,历来只看到一本并非原本的《孙子兵法》,乃至孙膑、孙武争论不休,银雀山竹简中两种都出来了,疑问因此而解决。这不正是汉代整理产生的结果之一吗!如前所引《汉书·艺文志》中关于兵书整理的情况,先是张良、韩信等人从当时流存的182家中“定著”35家,后为诸吕所窃取,武帝时军政杨仆作过一翻搜集,已经就很难完备了。到西汉末成帝时,命任宏整理兵书,只有四种。这后者当即与刘向一起所作的工作,到班固作《艺文志》时,虽著录“兵书53家(实56家),790篇(实806篇),图43卷(实50卷)”,但几乎全部亡佚,只剩下孙子、吴起、尉缭等三个残本。关于兵书的整理,可以作一篇不小的文章,这里就不详说了。但是,很典型的说明我们所强调指出载籍流传中的亡佚问题。
    从学术来说,比书籍版本不同问题更重要的是学术思想问题。
    经学在汉代学术中占主导地位,也可以说占统治地位。如上所述,也众所周知,这是在汉代形成的。经学成为儒学的代名词,或者如有的学者所说,儒学是以经学的形式存在的,它“成为官方的御用之学”[11](p328-330)。本来是“百家之学”之一的儒学、儒家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本来是各家共用的六艺、五经,似乎为儒家所独占。一切变化都发生汉代。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家术”,这实际上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就曾提出过[12]。这一问题确有深究之必要。至少有两点要明确指出:
    第一,记载中有关“抑黜百家”的言论主要有两处,一是武帝建元元年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3](武帝纪)看来是实行了的,不过主要是法家和纵横家之言,而且当时还是崇奉老子的窦太后当权。另一个就是董仲舒贤良对策之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3](董仲舒传)有何“绝其道”之措施?有待进一步考索。在汉代百家之学是否“微不足道”(吕思勉先生说),实在是一个大可研究的问题。且不说汉初的道家之学大行其事。整个秦汉之世的“百家之学”,吕思勉先生作了较多的蒐集,然后结论说:
    秦汉之世,百家之学,见于《史》、《汉》、《三国志》纪、传者如此合《汉志》所载之书观之,诸学之未尝废绝,弥可见矣。安得谓一经汉武之表章罢黜,而百家之学,遂微不足道邪?[12](p766)
    沿着此思路作文章,内容也会是很丰富的。当然材料中比较明显的是汉初和东汉末,“百家之学”更活跃、更突出一点。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汉代的儒家和其他各家一样,应该称之为新儒家。他们虽然高举孔子的旗号,垄断五经、六艺,以儒者自居,实际上是兼综阴阳、名法、道德之学,成为新的儒学(注:汉代新儒学之说早有学者提出,我记得好像最早是从杨向奎先生的著作中看到,但很少有人注意,近年来也有学者注意到了,例如赵吉惠等主编的《中国儒学史》中就明确地说了:“儒学成为兼综各家的新儒学”。)。证明这种兼综各家的新儒学的最好的例子,那就是被称“群儒之首”的董仲舒。董仲舒也被认为是“纯儒”,其实他的学术思想不“纯”得很。“天人三策”、《春秋繁露》等论著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他的思想体系是兼综了各家学说的,过去注意他受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最为明显,如《汉书·五行志》所说:
    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
    历来在这方面多有论述,近一二十年,人们注意到他的兼综各家。在他所处的时代,汉初以来的“儒道之争”尚未完结,所以黄老道家思想对他的影响甚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的《道家文化研究》,先后四、五篇文章探讨董仲舒与黄老思想的关系,陈丽桂先生的题目更明确为《董仲舒的黄老思想》。概述董仲舒兼综思想的著作很多,这里且引陈丽桂之文的结论作一代表性的说明:
    一代儒宗董仲舒在推阐阳尊阴卑的“三纲说”与大一统思想时,吸取了相当份量的黄老帛书一系阴阳大义、《管子·心术》、《内业》乃至法家申韩一系静因无为的形名技巧与权谋独断之术,或以为推论的理据,或加以诠释与疏解,终于完成了他天道与治道通贯、厚德简刑的思想纲领,与君尊臣卑、君暗臣明、君静臣动,挈名考质的君道思想,以为其天人合一、灾异感应说的基础,并为此后刘汉朝廷阳儒阴法、王霸杂治的统治方向与形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13]
    这个概述比较晚近,陈先生虽着眼于黄老,实际上也论到了“兼综”,而且与汉王朝的政治联系起来。
    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其地位和影响,确实是值得注意的。东汉的王充早已说过:
    仲舒之言,道德政治,可嘉美也。[4](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