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发展综述
绪 言 我国的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其具体表现是时间跨度大(涵盖从原始社会到15、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之间的历史);覆盖区域广(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古代、中世纪历史);研究难度大(需要具备古语言文字、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已形成规模,在分支学科建设、文献史料积累、研究人员培养和研究成果质量和数量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部分分支学科和专题研究成果已经能够与国际学术界接轨,在国际学术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2014年,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不仅继续保持了已有的研究优势,也开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从已发表的成果来看,传统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这体现在政治史、经济史、法制史、战争史、社会史、西方史学史等领域的专题研究中。在地区国别史研究中除上述领域外,帕提亚王朝史、西班牙中世纪史等以往极少有学者问津的研究领域也有成果出现。本年度我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者对于部分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积极思考和分析,包括文明起源与发展道路、封建主义、整体史、欧洲文明的特点、古代东亚国际关系体系等问题,这类问题也是近年来中外学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另一个受到关注的领域是历史编纂方法和史学史,学者们研究了古代中世纪时期用各种语言文字书写的经典著作,对世界历史上和世界史研究领域的著名历史学家进行评价,同时还对中国当代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家,如夏鼐、阎宗临、林志纯、卢剑波等前辈学者的学术成就给予了充分的研究和评价。 文献史料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献史料研究多年来一直受到我国世界古代史学者的重视,他们还努力与外国学术界展开合作研究。相比之下,中世纪史的史料研究相对滞后。但是,近年来我国欧洲中世纪史学者越来越关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文献,对这个时期的用拉丁语等欧洲古代语言书写的文献进行解析和阐释。本年度,文献史料研究的成果数量仍然占居高位,所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除解读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和宗教类文献外,还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如对意识形态与观念史、下层女性、养老制度、灾难史和医药史等方面史料进行了研究。 比较研究方法一直是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界极为重视的研究方法。近年来,由于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不少外国学者也开始重视将外国历史与中国历史进行比较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研究角度等多方面与中国学者呼应互动,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学者从事比较研究的热情,成果质量也有较大提高。 专题史研究领域也有了新的进展。近年来,一些国际学界比较关注的新课题逐渐在国内兴起,包括古代民族认同、家庭史、妇女史、医药史、灾难史、大学和教育史、姓氏研究等。另外,宗教仪式和宗教思想研究是近来国际国内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宗教仪式活动的政治内涵、宗教思想与政治统治、文化互动中的宗教传播等问题是本年度学者们涉猎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文化交流史领域,近来的研究不仅限于政治、经济、外交关系的研究,也开始重视各国各民族间的人口流动、医学和文化艺术的互动和影响等问题。我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构想,促使我国学界更加关注东西方交流史和丝绸之路研究。我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者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他们从世界史的视角,积极展开了相关研究。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者如何表达对现实的关切也是本年度本学科学者们思考较多的问题。学者们承担起对当前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追根溯源的责任,对诸如“修昔底德陷阱”、丝绸之路的兴起、当前西方国家史观中的欧洲文明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 2014年度,由东北师范大学主持的“日知学术奖”评选出第一届获奖成果。获奖学者中,马克垚教授获一等奖,晏绍祥教授获得二等奖,叶民副教授获得三等奖。“日知学术奖”的设立也必将对中国的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2014年度,由我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者申请的一批研究项目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这些研究项目是:天津师范大学袁指挥的《阿马尔那楔形文字泥板整理研究》(一般项目)、首都师范大学李永斌的《希腊“东方化时代”研究》(一般项目)、华东师范大学刘衍钢的《匈人史文献及相关争议研究》(一般项目)、内蒙古民族大学田明的《罗马—拜占庭帝国时期埃及历史研究》(一般项目)、东北师范大学宫秀华的《罗马国家行省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一般项目)、天津师范大学郑阳的《希腊化—罗马时期地中海世界的犹太观念研究》(青年项目)、湖南中南大学罗春梅的《11、12世纪拜占廷经济与社会史料整理与研究》(一般项目)、清华大学张绪山的《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关系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四川大学刘耀春的《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城市社会研究(1550—1750)》(一般项目)、上海复旦大学向荣的《英国农业传统与近现代研究》(重点项目)、黑龙江牡丹江师范学院陈立军的《社会转型时期英国乡村基层组织研究 》(一般项目)、福建厦门大学许二斌的《转型时期欧洲雇佣兵问题研究(1350—1800)》(一般项目)、天津师范大学杜海燕的《西方大学发展史研究》(一般项目)、浙江大学金健人的《朝鲜半岛汉文史料研究》(一般项目)、上海复旦大学朱莉丽的《明朝中日交涉中日本社会对华观研究》(一般项目)、广东中山大学魏志江的《<高丽史>点校、考释与研究》(一般项目)、福建师范大学姜兴山的《东南亚三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华人文化重构研究》(一般项目)。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