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并请参《资治通鉴》卷二一八肃宗至德元载(756)“阿史那从礼说诱九姓府”条,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点校本,第6997-6998页。 (13)森安孝夫:《ゥイガルから见た安史の乱》,p.160. (14)森安孝夫:《ゥイガルから见た安史の乱》,p.154. (15)据《九姓回鹘可汗碑》记载,保义可汗(808-821)时曾在西域大破吐蕃,武力一度远达中亚,见冯家昇等编:《维吾尔史料简编》,上册,第28页。 (16)见编写组:《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8页。参冯家昇等编:《维吾尔史料简编》,上册,第24-25页。 (17)见森安孝夫:《ゥイガルから见た安史の乱》,pp.160-161. (18)见森安孝夫:《ゥイガルから见た安史の乱》,pp.159-160、162-163. (19)参《新唐书》卷二一七下《回鹘传》下附《坚昆传》,第6149页;拙著《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页以下。 (20)拙著《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第214页。 (21)参《ゥイガルから见た安史の乱》,pp.156-157. (22)见森安孝夫和敖其尔(A.Ochir)共同主编:《蒙古国现存遗迹、碑文调查研究报告》,大阪:中央欧亚学研究会出版,1999年,第215页;参森安孝夫《ゥイガルから见た安史の乱》,p.155. (23)见森安孝夫:《ゥイガルから见た安史の乱》,p.151. (24)参《ゥイガルから见た安史の乱》,pp.150-152. (25)《ゥイガルから见た安史の乱》,p.151. (26)见耿世民:《现存主要古代突厥文碑铭》,收在氏著《新疆历史与文化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27)“假冒的可汗”曾有译作“移地健可汗”(如耿世民《回纥突厥文碑铭译文·(三)铁兹碑(牟羽可汗碑)》铁兹碑译文东面第13行,收在林干、高自厚《回纥史》书后,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2页),似应纠正,参《蒙古国现存遗迹、碑文调查研究报告》,第165页。 (28)参《蒙古国现存遗迹、碑文调查研究报告》,第161、165页。 (29)这里引文及行数据《ゥイガルから见た安史の乱》,p.156. (30)如“含俱录”应据《九姓回鹘可汗碑》刊正为“合俱录”,意为“英勇伟大”而不是含有贬义的“娄罗”,见《维吾尔研究》,第119-122页。 (31)《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第5198页。 (32)见《现存主要古代突厥文碑铭》,第114页;亦请参同作者《回纥突厥文碑铭译文·(三)铁兹碑(牟羽可汗碑)》,第390页。 (33)《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明刊本,第2册,第217页下栏至218页上栏。 (34)参拙文《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187-191页。 (35)见冯家昇等编:《维吾尔史料简编》,上册17页;参杨富学:《牟羽可汗与摩尼教》,收入氏著《西域敦煌宗教论稿》,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36)见刘义棠:《维吾尔研究》,第10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