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上力量 如果说高效的财政体系是英国崛起的必要基础,那么强大的军事力量则是英国与他国争锋的有力武器。18世纪的国际关系史表明,最直接推动英国壮大的支柱是其海上力量。虽然16世纪末英国有过击退西班牙无敌舰队的经历,但英国真正挺进海洋还要到英吉利共和国时期,其时,长期议会屡屡拨款扩建英国海军,并在第一次英荷战争中战胜了当时的头号海上强国荷兰,英国海军舰只从1642年的35艘发展到了1664年的126艘。(74)然而在斯图亚特复辟王朝时期,英国海军也如同英国整体的国运一样停滞不前,舰只数量仅略有增加,1685年为143艘,到九年战争开始之际,英国海军规模小于法国海军。虽然英国与荷兰两国的海军组成了联合舰队,但在1689年和1690年间,法国的海上力量还是比英荷联合舰队强大,1690年7月法国海军在比奇角战役中重创英荷联合舰队,此后两年中占据了上风。然而,在1692年5月,英荷舰队终于在拉乌格战役中打败了法国舰队,此后直至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英荷与法国之间再没发生重大海战和非常重要的海上事件,只有一些小规模的袭击战,原因是在1692年之后英荷两国逐渐拥有了绝对的海上力量,到路易十四末年,法国海军实际上已经零落不堪。 法国很快丧失其海上优势而让英国主宰海洋的事态颇为奇怪,但并非不可思议,乔治·克拉克爵士认为,“比起英国和荷兰来,法国海军更多的是一种人为的创造,更纯粹地用于军事目的,而很少是一个海上民族的产物”。(75)国家政策导向在法国海军建设中起了太大的作用,路易十四统治前期法国海军的惊人壮大“是由于政府的作用促成的,这种发展像朝生暮死的植物一样,当失去政府的支持时,也就消衰了”。(76)在法国重商主义倡导者科尔伯去世(1683)以后,路易十四抛弃了海外扩张政策,专注于称雄欧洲大陆,为此他将法国陆军扩展到40万人的惊人规模,却相对忽视了法国海军的建设,致使科尔伯时代庞大的舰队不断削弱。有人公允地总结道:“法国人不能既保有一支强大的陆军,又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77)马汉也评述道,“法国海军的衰败不是由于某一次失败,而是由于法国已精疲力竭和大陆战争的巨大开支”。(78)故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最后三年中,英国新建了60艘战舰,而法国只勉强新建了12艘战舰。(79)到1756年,法国海军只有45艘战列舰,而英国则有130艘;在随后的七年战争中,法国又损失了37艘战列舰和56艘快速帆船。(80) 从英国在九年战争中取得海上优势起,强大的海军就成为英国的“政策工具”,在某些时候,英国的对外政策甚至反过来成为“英国海军的工具”,也即强大的舰队之存在促使英国政治家必然采取以海军为核心的对外战略。(81)18世纪英国这种以保持和扩大海上优势为主导的对外战略,后来被形象地称为“蓝水”政策(“BlueWater”Policy)。蓝水政策并非是从一开始就明确制定而系统展开的对外战略,很大程度上它是英国决策者在对国际局势和英国本土安全作本能反应而逐渐清晰化的政策导向,因此蓝水政策最根本的特征也恰恰是非常容易被忘记的一点,即防止英国遭受外来入侵。(82)光荣革命后詹姆斯二世和两位“王位觊觎者”曾先后三次(1689年、1715年、1745年)成功登陆英国,发起声势颇壮的叛乱;法国除了时时支持詹姆斯二世党人的复辟活动外,也把直接派军入侵英国当做有效制服英国的可能手段,如路易十五在1759年和拿破仑在1805年计划的那样。由于英国陆军数量极其有限,英国必须在海上将入侵之敌阻止在国门之外,这对英国海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