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有一批明人信札,计书信747 封, 短柬及名刺179件,共926通。这是该馆最重要的收藏之一。这些信札裱在纸上,装订为7册,每册封面分别标有日、月、金...
1999年明清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中,首先必须提到的是川胜守《明清江南市镇社会史研究 》(汲古书院)和岸本美绪《明清的交替与江南社会》(东京大学出版会)这两本著作的付梓。...
冷战结束如今已经有二十年了,弥合东西欧历史学的裂隙仍旧至为重要。苏联统治时期,所有东欧国家内,除教条马克思主义或马列主义占据官方历史学说地位外,很多历史著作更带有...
作者简介:沈惠芬,女,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博士。 人口流动影响中国边境地区民众的生活,居住在此区域的女性的生活亦与人口流动密切...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史研究的展开,有关明代人口数值的研究亦十分活跃。相关论著发表颇为不少,提出的说法也多种多样。在这些研究与探索中,不乏真知灼见,大大推动了明代人...
司马迁素习当时流传比较广泛的今文《尚书》,但他“年十岁则诵古文”[1](P3293),且撰作《史记》时曾说“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不离古文者近是”[1](P46),又曾从孔安...
清代扬州学派自乾隆中期产生,以师友关系相联系,学者大量涌现,延绵至清末民初乃已。其学术活力之久,为清代学术流派中仅见。对这样一个长时段的学术流派的研究,必须进行分...
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表面上虽然只是一篇千余字的应酬性文字,但因其中提出了多个精要的学术史论断,尤其是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清学三阶段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
作者简介:包伟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我国学术进步最为显著的一个历史时期。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就是人文社...
[主持人语] 中国有“易代修史”的传统。一个朝代灭亡以后,后继的新朝代为了总结历 史 ,借鉴往事,吸取经验教训,都要给上一个朝代编纂历史。这个优良传统绵延不断,经久未 绝...
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重大社会变革,从帝制转向共和乃是人心所向。但是,中国内有军阀割据,外有俄日等强邻虎视的格局,却引发了中国内陆边疆的一系列危机。外蒙古迅速...
地方志历来与历史学关系密切,目前总体上仍属史学研究范畴,是“历史学”学科中二级学科“专门史”下的一个重要分支。但目前方志学研究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其中史志关系就是一...
《辽史》与辽史研究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修《辽史》问世直到19世纪末,但有关辽史的著述不多;第二阶段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这时期的辽史学,一方面是继续就《辽...
所谓延安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主要是指20世纪30、40年代在中共中央的大力号召和具体指导下,逐渐兴盛于延安地区的一种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思潮。其以独特的时代特征和...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浙江省上虞县道墟镇)人,清代杰出的史学理论学家和方志学家。关于章学诚在整个中国古代史学史上的地位,近人金毓黻曾作过这...
一、从部族史到华夏史 中国历史上所称的“华夏”,近世以来与“民族”一词联用,习称华夏民族,是个巨大的覆盖众多族群的民族文化共同体。在先秦学术史上,有关华夏民族起源和...
中华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在长达数千年的古代历史进程中,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文化传统。诚如日本学者西嶋定生所指出的,汉字、儒教、佛教和以...
内藤湖南是第一个在大学开设中国史学史课程的日本学者,早在1914年-1915年就在日本京都大学讲授中国史学史,1914年至1925年内藤湖南曾经三次在京都大学讲授中国史学史,《中国史学...
在中国人类学史的研究中,有围绕学派展开论述的倾向。例如唐美君就认为存在南北两派,其中“南派以中央研究院为中心,与历史学派有深厚的关系;北派则以燕京大学为主,受功能...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对于战后日本研究,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以1945年为起点的当代日本史研究,发展到今天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