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与郭沫若、吴玉章、吕振羽、翦伯赞和侯外庐等相比,范文澜接受马克思主义较晚。五四运动兴起时,范文澜正在北京大学师从著名音韵训诂学家黄...
一门学科的发展,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反省与重建,这是学术自身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也是从事这门学科研究工作者自觉性的一种表现。倘如是,这对于一门原本就颇具反思性的史学史...
1955年秋,我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读书,白寿彝先生当时任系主任,从此在先生的领导和指导下学习;毕业工作后有时回校向老师请教,近20年又在老师直接领导下从事回族史工作,直...
司马迁是西汉时代伟大的史学家、传记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毕生精力写成的巨著《史记》,在中国古代史学、文学和哲学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司马迁对...
1999年12月28日,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名誉所长、《近代史研究》杂志创办人刘大年同志因病去世。这是中国史学界的一个重大损失。 刘大年同志生...
任何学科要想得以确立都必须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理论与方法。方志学也同样,要想建立方志学这门学科,首先要确立起方志学的理论与方法。理论与方法是密切联系甚至合而为一的。港...
新世纪来临,当我们对历史学的前景做出种种美妙设想的时候,也许还应该反思一下中国史学的传统问题。原因很简单,对于任何一门学科,尤其是历史学来说,如果研究者对其基本传...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虽然只有短短的30年,但中国史学的发展却呈现出思潮错落、流派纷呈、诸家蜂起的局面。在各种史学思潮和流派竞长争高中,中国史...
在方志编纂中应用口碑和社会调查采访资料,是修志的优良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口述史理论和方法的传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当代史学的发展,口述史成为当代史学发展的...
199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受中共中央委托,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这次检阅多年来抗日...
“世纪转换之际,科举考试史的研究正方兴未艾,它预示着一门新兴的学科‘科举学’正在形成。”[1](P7)作为一门正在形成和完善的专学,“科举学”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而其研...
叙事是古代史学的基本特征,所以章学诚说“叙事实出史学”[1](P612)。史书之叙事历来为史家所重视。刘向、扬雄、班彪、班固等推崇司马迁“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
【编 者 按】 国史成为一门学科已有些时日了。如果说,史学从总体上看与其他人文科学相比不是很景气的话,那么,国史这一断代史却在历史学中独领风骚,大有成为显学之势。十余...
田昌五,1925年生,河南郾城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殷...
一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史学已经、正在并将继续遭到冷落,这是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 史学的冷落有着长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其根源乃在于人类文明业已生病。 早在二十...
一、中华民族是历史融合的产物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正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是中国考古学的重大课题,也是难度最大的课题之一。在人类历史上有两个分界最为重要:第一,人类的起源,即人与动物的分界;第二,文明社会与野蛮社会...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商王朝,这在今天已经是普通的历史常识。然而在20世纪初情况却远非如此,有关商王朝的历史因被置于文明社会之前而处在一片迷雾之中。继...
一、历史 关于历史的定义和对历史学功能价值的认识,直接关系历史评价的标准。出于“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1](P28)和“穷探治乱之迹,上助圣明之鉴”[2](《温国文正公集》卷...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是认识阶级社会历史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由于受“左”的思潮影响,在对阶级社会的历史研究中,我们运用这一理论着力探讨的是阶级斗争。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