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自20世纪初以来,美国史学在趋新求变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政治史则经历了从兴盛到衰落再到寻求复兴的过程。虽然政治史作为一个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明显衰落,但政治...
2013年12月17日,陈其泰在“纪念范文澜先生诞辰120周年、荣孟源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发言 今年11月15日,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诞辰120周年。范文澜于1893年出...
内容提要: 现有关于新时期史学方法和史学方法论研究成果的考察,缺乏史学方法论自身在场的理论自觉,没有能够揭示出史学方法论发展自身的思想联系和逻辑进程。新时期史学方法...
内容提要: 东汉外戚问题的由来,可追溯到开国至章帝时期。窦宪驱除匈奴作战的胜利,导致其势力急剧膨胀,加剧了朝内权力矛盾。和帝密谋铲除窦宪,是围绕朝廷权力的一场政治角...
内容提要: 在夏王朝471年的历史上,其都城曾经有过十次迁徙。夏朝十次所迁之都,河南开封老丘是最重要的一个都城。自帝杼五年迁都老丘之后,夏王朝有帝杼、帝芬、帝芒、帝泄、...
内容提要: 朱胜非和吕颐浩均曾在南宋最艰难的建炎、绍兴年间两度为相,主持政务,使南宋政权度过了困境。朱胜非和吕颐浩主张抗金,以吕颐浩的态度更为鲜明。虽然二人为相期间...
内容提要: 晚清中国遭遇的帝国主义殖民危机促使知识者和知识生产发生了一系列反应与变革。科举制度覆没,意味着以其为中心的传统知识生产体系已经丧失了组织和整合既有知识,...
内容提要: 在各类史料中,文字史料是数量最多、包罗方面最广和内容最丰富的。文字史料可分为两大类:官府文书和私家记载。这两类史料都有长处和短处。历史研究者在原则上对这...
从甲骨文字存在时算起,中国已经有了3000多年的不间断的文字史。这段漫长的历史留下了大量带有文字的古代遗物,从而形成了专门的古代铭刻研究。 追溯中国近现代考古学的前身中...
(原文标题:公众史学的中国式境遇) 阅读提示:公众历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不同于学院历史学,它强调史学的实用性,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今天的中国,公众历史的概念...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下观是有限疆域的观念,经过历代儒者根据不同时代的需要不断建构,以“天下观”为一体,以“大一统”和“夷夏”观为之两面的意识形态被建构起...
内容提要: 李振宏、刘克辉合著的《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一书,是一部表征着新时期中国理论历史学发展历程和水平的重要著作。这部理论历史学著作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第一...
习近平同志在最近一系列讲话中,结合世情、国情、党情,联系当前认识和实践两方面的实际情况,多次强调要认真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历史,...
内容提要: 当前,历史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碎片化”,其表现是研究对象和选题的琐碎,其实质是孤立、静止、片面地认识历史,其成因主要是治史宗旨的迷失。唯物辩证法对于应...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后进一步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一基本事实,决定了民族观念在中国古代历史与史学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发展进程...
内容提要: 如何衡量清前期中国社会发展方向,是清史研究的一个基本课题。本文在对近代化理论和方法做出自己的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了清前期中国社会转型的三个特征:政府对基层...
内容提要: 中国近代史研究涉及多方面。目前研究中有些问题值得深思:一是必须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地位;二是在搞好近代史的微观研究的同时,也要重视综合研究;三是不能...
摘 要:“ 古代国家”与“早期国家”在内涵上形成某些交集,其实体在“古代”可以并存 ,但它们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可以混淆起来使用。“古代国家”之“古代”,主要是社会史分期上...
内容提要: 中美上海公报发表后,中美关系并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迅速发展,而是在解冻与建交之间长期徘徊,其中,中国国内局势的状况对中美关系的复杂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
内容提要: 留发抑或薙发,牵涉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孝道之承继。薙发等同于毁伤父母的遗体,是一种大不孝。二是夷夏之大防。薙发就是抛弃华夏文明之风,甘愿认同蛮夷之俗,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