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近年来,四川盆地盐业考古有较大进展。以龙灶为代表的制盐遗迹和以尖底杯、圜底罐为代表的先秦制盐遗物的大量出土,初步揭示了古代井盐制盐工艺中诸多不为人知的技术细节,结合文献材料,能够大体复原先秦盐业生产技术的全流程。 关 键 词:四川盆地/盐业考古/制盐技术 作者简介:白九江(1974-),男,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 根据盐的来源,中国古代的盐可分为海盐、湖盐、井盐、岩盐等类,每一类盐的生产工艺存在一些不同。四川盆地内的盐主要以井盐形式存在,另有少量的岩盐。四川盆地的井盐生产历史悠久,从考古发现看,目前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①,是我国最早的盐业考古记录,堪称古代煎盐技术的杰出代表。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在重庆市忠县中坝遗址②、云阳县云安盐场遗址③、彭水县中井坝遗址④开展了考古发掘;在四川省蒲江县⑤、邛崃县⑥、盐源县⑦、重庆市郁江流域⑧等开展了一系列盐业考古调查和试掘。此外,其他地点的考古工作,也有一些和古代盐业相关的考古发现。这一系列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将四川盆地井盐开发的历史往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基本厘清了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的制盐工艺流程,将古代井盐技术史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于井盐制盐技术的研究,前人已有宏著⑨。笔者不揣浅陋,以考古发现的制盐遗迹和器具为中心,围绕制盐技术环节中的各细节和发展演变趋势,不避赘述,以先秦时期四川盆地的制盐技术复原为重点探讨如下。 一、技术核心:龙灶的演变与功能 中国古代制盐技术先盛行煮盐而后才逐渐普及晒盐,然而在四川盆地井盐发展历史中,煮盐技术则一以贯之。浓卤是制盐工艺的核心工作,而熬煮又是浓卤的主要手段,盐灶则是观察煮盐技术的中心环节。 (一)盐灶类别 从文献资料和民俗学调查材料看,盐灶丰富多样:就形状而言,有独锅灶、条灶、牛尾灶、梅花灶、长灶、“T”形灶、楼灶、垄灶、田灶、窑灶、塔炉灶等;从燃料成盐的类型分,有炭花灶、炭巴灶、火花灶、火巴灶等;从灶上锅的数量分,有单锅灶、双锅灶、三锅灶、四锅灶、五锅灶……最多的有17锅灶。 独锅灶适合小规模的家庭盐业生产,但由于节能效率低下,为适应规模化产盐的需要,各地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高效盐灶,其中主要有三种扩充方式:一是将小型独锅灶扩大,增加火门扩大烧火面,最典型者如宋元时期熬制海盐的盐盘灶;二是从独锅灶向周边扩充,形成圆形、扇形、方形等团灶,典型者如梅花灶⑩;三是将灶加长,形成长条形,如条灶、牛尾灶、长灶、窑灶等,这类灶因与烧制陶瓷的龙窑有近似之处,我们将其统称为龙灶(11)。 (二)龙灶的演变 龙灶是盐灶中分布最广、热效最高、变化形式最多、延续时间最长、最为常见的盐灶。从考古发现来看,四川盆地的龙灶主要经历了以下变化。 1.单火道单排龙灶:从平底到斜坡 目前四川盆地考古发现的盐灶均为龙灶及其变体。最早的龙灶是重庆市忠县中坝遗址的“龙灶”,其中新石器时代晚期有6座,汉代有13座(12)。 从底部形态看,中坝遗址新石器龙灶为平底。汉代龙灶由火门、火膛、火道、烟道等几部分组成,底为斜坡底,但倾斜度因分段结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最大的倾斜度来自于“火膛”“窑膛”结合部,通常可达70度以上。 中坝遗址未发现商周时期的龙灶。但山东寿光双王城遗址(13)、东营南河崖遗址(14)2008年均发掘有西周时期盐灶,以双王城遗址YZ1为例,该灶亦为平底,为增加抽力,两侧和后部共设3个烟道,其总长度达到了13米(BZY1)。或许可作为这一时期四川盆地龙灶的参考。 综合中坝遗址和双王城遗址的龙灶,可以认为早期龙灶的发展经历了由平底到斜坡底的变化,这应当与增加龙灶的抽力有关。即使同为平底龙灶,稍晚出现的山东西周盐灶也通过多达3个烟道来增加抽力。 目前发现的早期制盐龙灶遗迹均不完整。考古发现的汉画像砖中,成都市郊羊子山和邛崃县花牌坊出土的东汉盐业生产画像砖,画面内容相近,均为一长条形龙灶(15)。幸运的是,近年在重庆市忠县乌杨汉墓群发现有盐灶模型的实物。这些盐灶模型由火门、观火孔、灶台、灶孔、烟道孔等组成,其中灶孔数量有5、8、9、10、12个不等(16)。这些盐灶画像砖和盐灶模型弥补了早期龙灶遗迹上部和顶部结构不明的遗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