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淋卤遗迹 制盐的核心是浓缩卤水。在正式熬煎之前,人们会采用各种方法尽量使卤水浓度变高,以减少熬煎时间,节约能源。宋元以来,除海盐等开始用晒畦法浓卤外,井盐仍主要采用淋煎法浓卤。 淋煎法浓卤至少包括两种方法:淋灰法和淋土法。淋灰法是将含盐的卤水淋浸到草木灰,或将草木灰布撒到含盐土上,使草木灰的含盐量提高,再淋卤溶解沉淀,得到较高浓度卤水的一种方法(69)。淋灰法是将盐灶内柴草等燃料燃烧后的二次利用。之所以使用草木灰,一是它本身有余热,淋卤过程中有利于卤水的蒸发;二是草木灰含有氯化钾、氯化钠等大量盐分;三是其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可将卤水中的氯化钠固化下来,进一步提高浓度,然后再通过滩晒、自然阴干等方法,淋卤汁得到高浓度卤水。淋土法大多是将黏土、煤炭渣等调和,制成土砖、土球和泥板等,置于盐灶的相应部位,利用煎盐的余热,将土砖等加热,并不断以卤水淋浸之,使卤水蒸发,氯化钠等就凝结在内,取出土砖等再淋卤汁溶解,提高卤水浓度的方法。 淋灰法在明以前的海盐和四川盆地的井盐生产中是比较常见的浓卤方法,明清普遍使用煤炭做燃料后,淋土法得到广泛应用。文献记载淋灰法与淋土法在溶解时,均需使用深、浅二坑,明徐光启《天工开物·作咸》记:“凡淋煎法,掘坑二个,一浅一深。……深者深七八尺,受浅坑所淋之汁,然后入锅煎炼。” 淋灰法至少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就已经产生。中坝遗址有的坑内堆积有深厚灰烬土,可能就是淋灰法浓卤留下的淋卤坑。这些坑内堆积往往上层为灰土,下层为灰烬土,厚约40厘米。这种坑应是溶解淋灰的土坑,也可能是盛放淋灰后得到的高浓度卤水,坑底的石块,是为在舀卤过程中,防止下部沉淀物沉渣泛起而放置的石头。此外,中坝遗址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期的蓄卤深、浅坑均可见,虽资料未明示两种坑的位置关系,但想必与《天工开物》所记应相似。 云安东大井遗址发现有多座宋至民国时期的“卤水澄滤池”,其中多数应为淋卤遗迹。这些卤水澄滤池有二池(坑)、三池(坑)成组两种形式,池(坑)间以小孔或筒瓦接制的管道相连通。二池一组如宋代的池57、H4,池53、54,清代中叶至民国时期的池8、11,池(坑)间均有高低落差,高池(坑)底部有孔或管道与低池(坑)口部相连。三池一组如宋代的池51、52、58,池51、52之间存在叠压关系,实为高池二次维修改造的结果。2004年发掘的云安盐场遗址A型池、B型池由2~4座不等的池组合而成,共有6组,B型池全部或部分可以互通,部分水池内有浅坑。报告推测A型池用途为浸泡“垄”土或“冰土”的浸泡池,B型池是用来滤澄成品盐的滤澄池,笔者认为这类遗迹均为淋卤坑。 中井坝盐业遗址H3、H4号蓄卤池均为深、浅两坑相连,其中H3隔墙底部仍见孔洞相通,且坑内堆积包含有较多的煤渣及少量的草木灰,其深坑底部往往还有更深的小坑,当起承接沉淀物的作用。由此可以推断,这种两坑相连的池,其浅坑当为淋煎冰土之池,深坑则“受浅坑所淋之汁”,并起沉淀作用。 四川蒲江县白云乡盐井沟1号井也有类似的发现,该井附近发现有盐池,建在盐井上方的基岩上,用石板砌置而成,中部用石板相隔,将卤池分为两个方形小池,或许其功能亦当为淋煎之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