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口圜底罐 圜底罐是重庆地区青铜时代的一种重要陶器,从口沿看,有素口和花边口两种;从体积看,有大口圜底罐和小口圜底罐两种。在盐业遗址里,大口圜底罐可能充当熬盐器具,小口圜底罐则充当盐模器具。 小口圜底罐的变化序列明显,主要盛行时代在东周时期。在盐业遗址中,其堆积特征与尖底杯相似。仍以忠县中坝遗址DT0202探方为例,从49a层开始,厚胎花边口圜底罐逐渐成长起来,代替了尖底杯堆积,自49a~35b层,大小不甚匀称的花边口圜底罐成为主流,比例占50%~80%以上(109)。 研究者们检测了中坝遗址出土的两个圜底罐(分别出自H457、H509),并与四川自贡发现的一个煮盐平底锅(YG2)的残留物以及2002年在重庆云阳一家现代盐业生产地的生石灰废料场收集到的残留物进行了对比,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的物相,且所有CaCO3的衍射峰都与文献中报道的一致(110),这充分说明中坝圜底罐是与制盐有关的器具。 小圜底罐与菲律宾保和岛(111)等地区近现代制盐陶器类似,菲律宾保和岛土法制盐在灶前部置一口平底铁锅,内盛放盐水,以便快结晶时转装到灶后部一个个的盐罐中,这个例子证明即使小圜底罐在盐灶上,它的主要功能仍然是制作盐锭,置于盐灶上不过是为了直接利用余热进行结晶和干燥而已。 4.尖底盏 在三峡地区广泛流行的尖底盏也可能是一种重要的盐模用具。尖底盏从商代晚期一直到战国时期都存在,变化序列明显,口大、腹浅、尖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口沿部分呈双唇形态,另一种为单唇。后者贯穿始终,且数量最多。尖底盏在中坝遗址也有较多出土,但在不同遗址,可能存在不同用途。 四、盐锭生产与煎盐流程 (一)盐锭生产 盐在制作过程中有一些特殊的物理特性。卤水蒸发水分后,析出固体盐,含固体盐的料浆需经干燥才能得到成品盐。干燥过程中,如果盐浆流动性小,盐就易形成块状。同时,为了不使熬盐器具因盐成块而受到损坏,古人往往就顺势将盐块做成一定形状。其具体做法就是在卤水成为盐浆后,就将其舀出,倒入盐模中,经晾干或烘烤后使盐浆结晶成为盐锭。 尖底杯、小口圜底罐、尖底盏最有可能就是当时的盐模。在国外的盐业遗址中,熬盐器具通常为大锅熬煮,再用小陶器装盐浆并进而形成盐锭。前面所述的菲律宾保和岛制盐就是典型例子。日本九州福冈市海之中道遗址的制盐陶器,一种为厚壁、缸形陶器,用来煮卤水,另一种形体较小,呈手榴弹形,用于烘制盐(盐模)。后者被用于运输经二次加工、形状标准的盐饼。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大阪阪府南町田山遗址,出土的大型圜底缸形制盐陶器和小型陶器,表明当时对煮卤水和制盐饼有着明确划分(112)。 从世界其他地区看,即使使用小型陶容器煮盐,这些小型陶容器往往也兼具盐模的作用,即煮盐与盐饼生产两道工序是合二为一的。最重要的是,为了支撑并稳定这些小形陶容器(往往是尖底或圜底),国外的这类陶器底部通常有支脚或柄。例如美洲伯利滋Paynes Creek玛雅文化煮盐遗址,其圜底罐、深腹盆(罐)、浅腹盘等均可作煮盐陶器,但这些器物之间有垫具互相间隔,底部则以3个支脚相支撑(113)。同样的情况在非洲尼日尔曼嘎地区(114)、德国施瓦比哈尔(115)等地区广泛存在。从四川盆地的考古发现看,一直没有与制盐陶器相关的支脚、器柄等遗物发现,这从反面可证实四川盆地发现的尖底杯、小口圜底罐、尖底盏等小型陶器不应当是煮盐用陶器。 《水经注·江水一》记载今云阳县云安镇盛产盐,“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张伞,故因名之曰伞子盐。有不成者,形亦必方,异于常盐矣”。伞子盐与倒扣的尖底盏形状很接近,应当不仅是巧合所能解释的了。这种伞子盐应当就是盐模做成的盐锭。 中坝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各个时期的尖底杯、小口圜底罐虽然有所不同,但在同一时期,多数尖底杯、小口圜底罐的大小和容量却比较统一。这反映了制盐陶器的标准化及最佳化的倾向。标准化的情形常发生在制盐的陶模或直接熬煮成块的陶器之上。学者们认为很主要的一个诱因在于均一大小的盐块可以作为很好的贸易交换单位,甚至权充货币。但新石器晚期的深腹缸由于体积较大,与现代一些手工盐厂生产出来的盐锭接近,其所制作出的盐锭并不一定充当交换单位,可能仅仅是为了便于运输的需要。 几种盐模器具的底部不是尖底就是圜底(深腹缸经历了小底到尖底的变化,相对于其巨大的口部和较高的器身,小底也可以视为尖底)。德国Saale河谷里的遗址的小型制盐容器即被认为是在用大口陶锅熬煮后将尚未全干的结晶盐刮取置放在这些小型容器中再用慢火烤干,这些小型陶器倾向为尖底(或近乎尖底的小平底)或圜底。盐模器具的这种倾向可能具有其功能性。尖底的陶器可能利于插入土中熬煮而不需额外的支架,而圜底的陶器则可能具有受热面积大易于蒸发的优点(116),且易于置放在灰烬上。 中坝遗址发现的大量“柱洞”,据介绍,“在商周之际的柱洞内,发现有较多的角杯及碎片;在春秋时期前后,发现多例花边圜底罐口上底下正置‘柱洞’口上”。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尖底器和圜底器很可能就是搁置在“柱洞”上的。放置在柱洞上的盐模器具既可以采用晾干的方法、也可以采用烘烤的方法获得盐块。在中坝的房址内,地面上往往有很厚的灰烬层,这些灰烬在熬盐后,除可以作为“淋灰法”浓缩卤水时的原料外,也可以乘着余温用来放在柱洞内或平铺在地面(上面插尖底器或放圜底器)以烘烤盐模。灰烬的这些用途,充分节约了燃料,提高了制盐的效率。 笔者观察过尖底杯上的遗痕,发现多数有或明或暗的上下分界线,下部的颜色灰黑,有明显的渗炭迹象,应是烧成后的二次过火痕,或是将尖底杯插入柱洞或平铺的炭灰中,烘烤盐模的结果(117)。作为盐锭的模具,在盐锭做好后,盐模有的取出后还可以二次利用,有的打烂后就丢弃在遗址内,有的则随盐锭一起被贩卖到各地,后者很可能就是为什么不产盐的遗址也会出现盐模器具的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