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龙灶的组合:从单火道到多火道 前面介绍的龙灶均为单火道单排灶,以此为基础,龙灶在发展过程中,为提高热效,各地在不同时期出现了多种龙灶组合。 单火道双排龙灶 重庆巫山麦沱墓地出土4件九眼龙灶模型(17),陈家包墓地发现有1件九眼龙灶模型(18)。这类灶有1个单火道火门,灶台前端凿一个灶孔,其后平行排列两行4个共8眼灶孔,后端横置3个小烟道孔。单火道双排龙灶有利于更好地利用热能,3烟道设计可以加大抽力,使灶内热量分布更均匀(19)。单火道双排龙灶一直到清代仍可见,下文述及的云阳八锅田灶就属于这种类型,该灶较汉代麦沱的龙灶有所不同,增加了后部炉田部分。 双火道双排龙灶 《益州记》称南朝时四川地区“官有两灶二十八镬,一日一夜,收盐四石,如霜雪也”(20)。两灶二十八镬应该就是两座各十四眼并列在一起的双火道双排龙灶。清代大宁盐场的龙灶可能是单火道。据文献记载,道光二年(1822)大宁盐场设灶201座,每灶煎锅3口,岁产盐1152万斤(21)。而巫溪大宁盐厂的现代车间则发展为双火道双排龙灶,宁厂盐灶3号车间盐灶每排各6口锅(22),排间距离较大,每排有自己独立的火道,火道后部有一方形“炉田”,炉田可起盛卤、浓卤的作用。近代云南民间熬盐,仍可见这种双火道双排龙灶,每排各3锅(23)。双火道双排龙灶通过加长烟道、并排共用隔墙的方法,有利于减少热量损失。 多火道多排龙灶 中坝遗址发现了排列有序的8座唐代盐灶,组成一个三列三排的窑群(24),这类盐灶推测应为多火道多排龙灶。自贡燊海井现在仍在使用的圆锅灶(瓮笼灶),其前排盐灶均有独立的火道,后排盐灶与前排盐灶相连通,但比前排高,通过抽火、抽烟利用前者的余热,同时,最后排盐灶间又通过一条长烟道互相连接,这样就构成了三列四排的龙灶。重庆云安盐场东大井区制盐遗址D区7号“多下洞盐灶”(25),时代为清代中叶至民国时期,残存4条灶前操作遗迹。多火道多排龙灶发展的极致可达十多个龙灶并排在一起,形成壮观的盐灶工厂,我们调查到的1985年停产的重庆市彭水县郁山盐厂遗址就是采用的这类龙灶的典型,新近发掘的彭水县郁山镇中井坝遗址B型盐灶就属于典型的多火道多排龙灶(26)。 3.龙灶余热利用:从淋灰法到淋土法 中国古代浓卤大都采用过淋灰法浓缩卤水。淋灰法在明代以前的海盐生产和井盐生产中均有广泛应用,明清以来,由于四川地区井盐生产开始广泛使用煤炭做燃料(使用天然气地区除外),采用淋土技术浓缩卤水的方法得到广泛发展。淋土法使用黄泥、炭渣等原料制成“土砖”“土壳”“土球”,放置在盐灶上烧红,不时以卤水浸浇,达到一定盐含量后,便成冰土。将冰土捣碎入桶(池)淋化,取汁沥出即成高浓度卤水。冰土是普遍使用煤作为熬盐燃料后,针对煤少焰多烟的特性,高效利用余热和炭渣的一种技术创新,在四川盆地的彭水、云阳、大宁、南阆、绵阳、三台等地区多采用此种技术。淋土法可能与北方山西一带池盐技术有联系,元代陈椿《熬波图》记浙江场海盐制卤,除摊灰法外,亦用摊泥法,当为淋土法之发轫。四川地区采用淋土法的灶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垄灶 四川盆地北部、东部地区均盛行垄灶。《云阳县志》《云安盐场志》均载云安盐场有垄灶。云安盐场的垄灶是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为适应烧煤的需要,灶户王天渭、陶正帮从彭水县郁山盐场学习“烧垄法”引进的,灶身为长条形,一灶四锅(27)。盐锅的后面,用卤拌土制成泥砖,垒成“垄”形,表面铺上煤渣,利用余热浇卤浓缩,提高产量。云安盐场遗址2003年曾发掘出垄灶遗迹多座,4号灶上部残存炭渣和泥砖在一起的垄(28)。彭水郁山镇中井坝遗址的A型灶可能是垄灶向“泼炉印灶”(见下文)的过渡形态,该遗址共发现4座,其后部火道两壁由黄色黏土构筑,可能是烧垄时防渗的需要,此外,在火道南部平铺有土球,这又有泼炉印灶的特征。 泼炉印灶 重庆市彭水县中井坝遗址发掘的B型灶是多火道多排龙灶的典型,但又有所发展。该盐灶8个灶并排在一起,形成宽大的灶台,灶内后端周壁置“土壳”,熬盐时每隔一段时间,便要往炉上印水(即泼卤水)一次,盐水受热蒸发,结成的白色晶体叫“盐骨头”,结于泥内的叫“咸气”,即“冰土”。每烧一段时间,就要拆灶另修,并将挖出的“冰土”锤细,通过撼桶滤入锅内再煎熬(29)。同治本《彭水县志》记载,这种做法叫作“泼炉印灶”,“灶以黄泥筑砌,一灶五锅,井水入锅不能成盐,以之浸渍于灶,咸水皆入灶泥之内”(30)。《涪陵地区盐业志》中复原的旧式泼炉印灶则为一灶双排6锅,后部有炉田和“甑子”(31)。带甑子的盐灶在民国初年的三台县三台场曾见用。 田灶 田灶是在垄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田灶改浇卤为灌卤,即用泥砖在原“垄”的位置上改成田畦形,上铺盐泥,中间砌埂隔为四格,田前有进火道,把余火引到田下,田内灌卤浓缩,田后开出烟孔(32),一定时间后将“田畦土”挖出浸泡沥出得卤。与泼炉印灶相比,田灶减少了浇卤的工作量。云安盐厂遗址(33)、云阳东大井遗址(34)发掘出多座清代中叶至民国时期的该类盐灶遗迹的实物。 灌灶 四川绵阳场有“灌灶”,其制卤之法有五:灌灶、灌炉、晒灰、沥水、取咸。其做法是在长灶上架锅五六口至十余口,两锅之旁凿以方坑,不时以盐水注入,使火烘干,卤气浸入灶土,至半月后将土挖出以盐水浸泡沥出,卤水便成(35)。灌灶与田灶的原理相近。 另外,据调查,重庆市忠县涂井盐厂砌“泥柱”,反复浇卤到一定含盐量后,再拆掉泥柱融卤。这种泥柱无疑具有冰土的作用,又具有早期塔炉灶的功能(36)。四川乐至场过去将水、泥、炭屑做成泥团,堆在炉上烘干,以水沃之,名为咸头泥,再将其融化沥卤,注锅煎盐(37),是淋土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