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制盐流程 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制盐流程有一些差异,但由于煎盐原理的普遍性,除了刮取炭盐外(118),煎盐的主要流程应比较接近,下面试对四川盆地古代井盐制盐的一般流程进行描述: 卤水从产地提取出来,到达制盐作坊后,首先进入的是蓄卤池。蓄卤池的作用一是储存备用,二是进行澄滤,三是利用风吹日晒进行自然蒸发。 第二步就是人工制卤。由于原卤浓度较低,这就需要进行人工浓缩卤水。近代盐场在卤水提取出来后,有的先使用枝条架进行初步浓缩。主要的人工浓卤方法有三种:淋灰法、淋土法和直淋法。淋灰法在明清以前较为盛行,淋土法盛行于明清及以后,而直淋法是通过对塔炉、火管等进行加热,直接将卤水淋于其上,使水分蒸发进行浓卤,该法盛行于近现代。经过高度浓缩的卤水其浓度可以达到10波美度以上。 卤水经过浓缩后,由于包含草木灰或炭渣等杂质,往往需要进行沉淀或过滤。在四川盆地,往往是通过蓄卤池进行沉淀,晚期的蓄卤池底部往往有一小坑,应具有集聚盐卤杂质的作用。过滤工艺在菲律宾、尼日尔的现代制盐民俗调查中有实例,但在四川盆地目前还没有考古发现。 第四步就是煎盐,这道工序也称为“伏火”。伏火所用燃料,有草木、天然气、煤炭三种。柴草做燃料不晚于新石器晚期,迄明代仍是主要的燃料。中坝遗址先秦时期地层发现有大量灰烬层,应为当时熬盐所留。要将卤水熬成结晶盐,需要大量的柴草,以致盐场附近都成了童山,如武隆县白马津“东三十余里江岸有咸泉。……乃于忠州迁灶户十余家,教以煮盐之法。未几,有四百余灶,由是两山林木芟薙悉成童山”(119)。在两淮江浙地区,煎盐主要使用芦苇等湿地植物,燃料来源地称为“草荡”,后来还从“灶户”中专门分化出了专靠卖草谋利的“草户”。四川盆地使用天然气的历史或许与凿井取卤的时间相距不远,因为天然气往往与井矿盐伴生。最早使用天然气熬盐应不晚于魏晋时期,地点大概在四川临邛一带,因文献记载其有“火井”,并可煮盐(120)。为了控制天然气,自贡一带的盐场还发明了盆。使用煤炭为燃料不晚于明代,主要在没有天然气资源的地区,以替代柴草。明清时期,四川有70多个州县产煤,“凡产盐之处,未有不产煤者”(121)。明代中期,大宁盐场“昔年近井皆柴木与石炭也,今皆突山赤土,所谓柴木与石炭者,不但五六十里之外,且在深崖大菁之中矣”(122)。清初,重庆地区的彭水郁山盐场、云阳云安盐场都纷纷开始使用煤炭做熬盐燃料。 盐卤除氯化钠外,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钡、石膏、芒硝、铁、镁、铅、砷等,在煎盐之前,通常要对这些杂质提纯。煎盐前,从卤源地来的卤水一般要过滤后才能进入原卤池,也有的地方还要对浓卤进行多次过滤,晚近时期的过滤装置为底铺木板、篾折、炭渣、棕、河沙等的滤楻桶(123)。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撇出浮于表面的泡沫。现代盐业生产案例中,往往使用生石灰处理卤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清代四川井盐生产“白巴、花老鸦巴者,煮盐功及半,用豆汁提精锅面盐渣,故上白而下黑”(124)。自贡燊海井、冲潭村盐厂的卤水在煎煮时则多次添加豆浆以使其更纯净(125)。此外,不同地方有使用石灰、皂角、白帆、米粉、麻仁、鸡蛋清等多种方法提纯的。 因煎盐方法不同,井盐盐品大抵有花盐和巴盐两种:花盐是随结晶、随捞出、随洗涤,再晾干而成的散粒盐;巴盐则是熬干锅内卤水而成的块状饼盐。实际上,由于盐分中含有易板结的杂质,古代煎盐工艺又无现代制盐中添加松散剂的做法,无论是花盐、巴盐都要形成大块的“形盐”。花盐无非是将处于结晶状态的盐浆捞出,置于竹筐(或如先秦时期尖底杯)等装具中,待盐干后,自然形成盐锭,其特点是结构松散,硬度较低;而巴盐是在煎锅中反复添加卤水,熬成一锅大块的块盐(或熬花盐过程中底部的板结盐),熬盐器具同时兼具盐模的功能,由于杂质多,盐块的致密度、硬度较高,成色不佳。 盐在快结晶时,一般要下“母子盐”(或称下盐种),以提高卤水浓度,加快结晶。盐锭(块)形成后,为了提高成色,有的要用较纯净的卤水、水或石灰水进行浇淋,使盐品更纯净洁白。之后通过晾晒或烘烤,除干盐品中的水分,就可以进行储藏了。根据市场需要,有的盐锭(块)还会被分成更小的等分或进行粉碎,最后再进入消费者手中(见下图)。 ▲四川盆地古代制盐工艺一般流程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