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镬、盐盘、镶锅、圆锅、平底锅及其他 南北朝时,四川盆地熬盐可能使用镬。《益州记》“官有两灶二十八镬”的记载是明证(88)。在四川盆地东汉至六朝时期常出土一种铁釜,是当时一般家庭较为常见的炊煮器,而镬当为大釜。宋代时,镬在一些地区的家庭制盐作坊中使用较多。《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宋代淮浙有“镬子盐,亭户,小伙一灶之下无虑二十家,家皆有镬,一家通夜必煎两镬,得盐六十斤。”宋代大宁盐场亦用镬煮盐,《太平寰宇记》载:“山南东道夔州路大宁监,本夔州大昌县前镇煮盐之所也。在县西南山岭峭壁中,有盐泉,置镬煮盐。”云安盐场2003年度曾发掘出一宋代铁器,敞口,斜壁,腹较深,底近圜,可能就是当时的熬盐器具——镬(89)。 唐宋元时期,海盐熬煮的器具普遍改为盐盘。宋代徐度《却扫编》始记,元代陈椿《熬波图》亦载。关于盐盘的形状,明代李时珍、宋应星均有记载(90),为平底、浅腹、大口之器,由多块铁片组合而成。铁制盐盘称“盘铁”,也有编竹为盘,涂蛎灰或石灰的。盘铁在江浙沿海一带多有发现。四川蒲江白云乡盐井沟灰沙嘴遗址出土有“铁锅”残片2件,时代为唐宋时期,内壁粘附有较多盐渣,外壁有烧结的炭渣,底厚0.9~1.3厘米,推测“应属平底铁锅类”(91)。但究竟属于牢盆、镬,还是盘铁?似难定论。 明清时期,各地煎盐器具名称各异,淮南谓,长芦、广东称锅,山东、浙江叫盘,福建名釜,四川、云南称釜或锅。四川盆地的盐锅,清代有千斤锅、镶锅、双七锅、大盐锅、牛头锅、小金锅、金圆锅、金盆锅等各种锅(92)。千斤锅是一种大盐锅,锅底呈圆形,煎熬时,先于锅四围用十二块高九寸、重二十斤、上薄下厚的铁块镶成锅沿,以盐和泥涂成缝隙,再注卤煎烧成盐(93)。镶锅用以熬制巴盐,一般用一个锅肚安在中央,周围用八至十二块铁板拼镶,四周砌锅边,盐成后拆锅毁灶,将盐块撬出后,再重复进行上述操作(94)。这种锅与盘铁相近,或为盘铁的孑遗。清后期熬制巴盐的双七锅(大元坦锅)锅重1400斤,形坦如盘,直径约六尺,厚约二寸,深约四寸,可盛卤水二千余斤,锅沿亦架铁卤边(95)。清《雍乾之际井盐产销画卷》之《井养不穷》图(96),灶房内有一龙灶,灶上书“煎盐灶”、“锅七口”字样,其锅的形状应为圆口坦底。民国初年林振翰在记述四川井盐锅的情况时说:“锅大者曰千金锅,径四尺,因厚重不能铸深,煎时旁围铁块十二,高可一尺,是曰卤边”,不能铸深,说明的确是浅盘坦底。他在自贡自流井沙湾河边拍摄到的熬盐新锅和废弃熬盐锅,照片显示为圆口、浅盘、近平底(97)。从相关资料看,千斤锅、双七锅应当是圆口、浅腹、圜底近坦的大锅,可统称为圆锅。 民国时期,四川盆地又开始出现一种平底锅,这种锅一般为圆口,浅直腹,锅边上立,平底。《川盐纪要》记射蓬场据灶不同用“大平锅”、“二平锅”(98),或许就是这种平底锅。从四川自贡燊海井1999年的调查材料看,燊海井用的是圆口平底铁锅,锅口直径为102厘米、深28厘米,而自贡冲潭村盐厂1940年以前也使用的是圆口平底锅,直径为150厘米(99)。笔者于2013年9月在日本东北松岛盐灶神社考察时,亦曾见到有类似的平底锅,其历史有上百年之久。据了解,圆口平底锅很可能是从日本传入天津长芦盐场,后再引入四川的。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一种新型的方形、长方形平底锅开始逐渐出现,并在各大盐场逐渐盛行。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因为方形平底锅生产量渐少,部分仍采用较为传统制盐的盐厂,逐渐改为普通的家用圆口圜底锅,直至倒闭。 总体来讲,由于卤水中杂质往往较多,古代即使采用了各种方法提纯(100),在熬煮过程中,依然会有很多杂质混合在盐分中,有的容易板结在锅底,为了便于铲除盐锅巴,同时,也为有利于受热均匀,自铁器产生以后,熬盐锅一般多倾向于使用浅圜底或平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