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史上历来有汉学与宋学之争,虽然主要是从经学史上立论,实际却成了某种 学术风格的代名词,远远超出了它本来的意义。如汉学被指为讲究名物训诂的朴学,宋 学被指为崇...
一、从编纂思想层面深入揭示史学名著成功的真谛 历史编纂的成就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中极其多姿多彩的部分,历代优秀史家所创造的不同体裁和形式的著述,代表了他们考察历史和社会...
今年起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就要开始蓄水了,正当“告别三峡”的情愫挥之不去的时刻 ,去年年底笔者应邀去到云阳李家坝、明月坝,看我们四川大学考古系的考古工地;顺 道去万州市...
刘家和(1928-),男,江苏六合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世 界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汉高帝刘邦出身布衣,毫无凭籍,在秦末大起义中,竟然三年亡秦,五年灭...
上海人民出版社组织编撰中国历朝断代史,曾以“清史”属意于余,我因推荐李治亭研究员任主编,担此重任。治亭先生早年师从清史名家孙文良先生,学有渊源,今治清史多年,基础...
【编 者 按】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始,就有关注历史学命运的学者,敲响了“史学危机”的警钟,从 此,历史学向何处去,一直是萦绕在史学工作者心头的重大课题。迈入新世纪以后,历...
承蒙日本东洋文库研究员山根幸夫先生惠寄《日本现存明代地方志目录》(1962年出版 )、《新编日本现存明代地方志目录》(1995年出版),后者比前者有很大的增补。二书皆山根幸夫...
宋代“经世史学”的天空群星灿烂,司马光及其所编撰的《资治通鉴》(下简称《通鉴 》)则是其中最明亮的一颗。宋末元初的学者胡三省(字身之)以《通鉴》为文本,撰著 《资治...
2002年初,我国世界遗产武陵源因城市化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而遭到联合国“限期整 治”的警告。为了拯救风景区,保住其在《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地位,恢复世界遗产的 原貌,当地政...
吴晗以明史专家饮誉学林,就学术生命的全程而论,20世纪30年代乃其研治明史的辉 煌时段(注:以往涉及20世纪30年代吴晗史学的论著主要有:苏双碧、王宏志:《吴晗 传》,北京出版...
口述史学,作为历史学的一种新领域与新方法,它在现代西方新史学思潮的推动下, 是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西方(主要在美国)口述史学复兴运动的产物。 但是,口述史学有它悠久的...
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先后产生过各种史学思潮,而每一种史学思潮形成以后,都按其治史宗旨对中国史学重新加以诠释,显现出不同的学术风貌。探讨各种史学思潮的内涵及其发展变...
一历史社会学的新发展与曼的社会权力史 “权力”一词,我们对它似乎既不熟悉,也不陌生。对它不陌生是因为我们常常不能回避它。正像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所指出的:“从性关...
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史学与史剧的关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如何,内在协调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是一种什么力量能够将现代人文活动的两个领域统合到一种社会...
1994年3月21日,我们访问了刘大年先生。大年先生在他的书房里很高兴地接见了我们 。我们向先生问候,说明对这次访问,白寿彝先生很重视,曾两次同我们谈到这次访问 的事,我们希...
尽管日军侵华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但战争留给中国人民精神和肉体上的创伤至今仍未彻底平复。正视过去战争遗留的种种问题,探讨解决遗留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乃是中日两大民族争...
李永福、郑先兴在《安徽史学》2003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历史学的功用不在于“求真”、“致用”,求真是历史学的职责,致用是历史学的义务,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精神的满足和...
20世纪中国历史学界对历史规律性问题进行了长期反复的争论。人们对历史规律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社会发展史意义的规律,一种是历史认识论意义的规律。长期以来,绝大多数...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理论发现之一。历史必然性是唯物史观理论体系所要论证的 核心问题之一。一百多年来,唯物史观的反对者在这一问题上一再发难,而唯物史观的 信奉者也往...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审视,在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中,除了存在传统史学所强调的“人 与人”的关系这条主线外,还存在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主线。中国的若干重大历史事 件证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