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是唐人杜佑所著的一部典志体史书。杜佑(734-812年),字君卿,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官僚家庭出身,年轻时以荫入仕,先随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韦元书作从事,...
在中国现代史上,瞿秋白曾是介绍和宣传辩证唯物论的前驱。特别是他指出的研究社会和任何事物必须注意其矛盾和因果关系,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认为“符合实际的认识才...
刘师培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在经学、文字学、训诂学等方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著名学者黄侃曾说:“余于经学,得之刘先生者为多。”①《左庵集》是刘师培早期...
评价历史人物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学术界几乎对每一个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有分歧,甚至严重对立。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对历史人物...
中国史学界对唯物史观的理解,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漫长过程。把“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依次演进的认识,简单等同于唯物史观--人类历史发展的...
一 历史是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过程。离开了时间,就无所谓历史。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
历史,包括思想和学术的历史,都是人类世代的延续和交替。“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①因此...
徐朔方先生在《史汉论稿》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观点:司马迁父子名为太史令,实际上却不是史官。徐先生的证据有四:一、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及王先谦补注,太史掌天时...
自十九世纪以来形成的传统历史学,一方面在历史学内部出现的批判与挑战之下,另一方面在历史学外部的各种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刺激与压力之下。日趋没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吕氏春秋》是公元前240年秦相吕不韦与其宾客集体所著书。 为给秦王朝提供治国平天下的方略,吕不韦等集腋成裘,采先秦百家之长,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以儒学为主的完整的政治、伦...
斯宾格勒、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史观曾在西方名噪一时,本世纪四十年代初,几个中国学者首先向国内介绍了这种理论,并以此为依据对中外历史文化,现实政治大发议论,形成颇有影响...
本文强调理性是人的最高本质,是灵魂。思维只有达到理性的境界,才有可能对自然、社会进行科学的探索。对读史者来说,只有以理性思维,去研读史书,搜集史料,从史料中去探索...
在二十世纪学术史上,陈寅恪的历史研究与文化史研究无疑具有独树一帜的地位,这固然是由陈氏在此两个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所决定的,同时更取决于陈氏以其“文化历史主义”的...
一、明修《元史》的缺陷及清代前期学者对元史的考证与补作 洪武二年(1369)二月,朱元璋下诏修撰元史,说:近克元都,得《十三朝实录》。元虽亡国,事当记载。况史记成败、示...
1965年,孙达人同志发表《应该怎样估价让步政策》一文(《光明日报》1965年9月22日。下引此文,只加引号),以漆侠、孙祚民同志为靶子, 对翦伯赞先生提出的让步政策论进行了猛烈...
我国是一个有治史传统的国家。但是,怎样才能把祖国悠久的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地在亿万人民中普及,让无尽的历史宝藏真正化作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还是一个远远没有解决的...
一 钱穆宾四先生著作等身,自五四前一年(1918)出版《论语文解》,至逝世前一年(1989)印行《新亚遗铎》,生前编译成书者88种,去其重者为75部(包括抗战胜利时被国立编译馆失落...
本文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点,从详细对比分析人与动物的生存特性着手,证明了劳动手段对于人类发生与发展的巨大意义。劳动手段起着连接人与自在自然、个体人与个体人、后代人与...
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一直被认为是封建社会的典型(下面简称典型)。其主要根据是: 一、中国封建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封建主义基础。这是因为,小农经济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坚...
1991年10月3日至12月31日我校副教授侯灿先生,应日本国学术振兴会的邀请,去日本进行学术研究考察访问,主持这次活动的是九州大学文学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西谷正教授。访问期间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