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中国史学幸逢时会,形成了高峰迭起、群星灿烂的局面。无论是新历史考证学, 或是马克思主义史学,都取得了堪称辉煌的成就。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经过五四前后至 20年...
对于当代西方史学的特点和趋势,很难用一句话或几句话做出准确的概括。如果一定要这样做的话,似乎用“变动中的西方史学”,强调它的“变动性”更恰当。因为在某种情况下,“...
校勘学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历代以校勘成名家者颇不乏人。迨至清乾嘉时期,朴学大兴,校勘之学趋于鼎盛,校勘大家迭出,校勘名著众多,成就斐然。就校勘方法而言,...
清代乾嘉时期,考据学风靡学界,汉学成为正宗,一时聪明才智之士,咸趋此途。惠栋标汉帜于吴,戴震集大成于皖。然其治学宗旨相同,故于清代,未以吴、皖分之,亦未以流派别之...
商业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往往相辅相成,商业环境好,可以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好转;反之,商业环境不靖则可能导致商业的凋敝,社会经济也不能很健康地发展。但是,在某些交通...
文章简要回顾了英国学派的发展历程,并着重从思想方法、理论视域和伦理取向三个方面讨论了英国学派的学术传统、理论特色和演变趋势。英国学派的基本学术特征表现为以理性主义...
陈垣(字援庵,以下称字)先生一生治学,于宗教史、历史文献学、元史成就卓越,特别是《元也里可温教考》、《元西域人华化考》、《通鉴胡注表微》等名作,折服学界,人皆称之...
突厥第二汗国(又称为后突厥汗国、后东突厥汗国、突厥复兴汗国,公元682-745年)遗留下来三个重要石刻碑铭,即“暾欲谷碑”、“阙特勤碑”、“苾伽可汗碑”。本文主要据此三个石...
清代的乾嘉学派中,惠栋、戴震齐名。因惠栋为江苏苏州人,戴震为安徽休宁人,所以论者据地望名学而有吴、皖二派之分。吴皖分野,究其立说所自,当以近代著名学者章炳麟的《訄...
《左传》有两种最基本的叙事形式,一为“每事自为一章”,一为“分年散见,隔《传》相接”。前者这种类型笔者曾已具文讨论过。①本文所要分析探讨的是《左传》“分年散见,隔...
范文澜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曾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今天,仍具...
在清代地方官员对于风俗的记录中,经常提到所谓“健讼”之风,研究法律史的学者,如滋贺秀三、寺田浩明、岸本美绪、夫马进以及黄宗智等人,以这些材料为依据,指出清代百姓将...
在纪念陈援庵先生110周年诞辰之际,重温先生的著作《通鉴胡注表微》,我又有新的感受。我们把这部著作放在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过程中去考察,从中国史学近代化的趋向上进行思考...
钱穆(1895-1990年)是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儒家人文主义史学家的代表,对他的历史 认识思想及其特征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他主张一种民族文化生命史观,认为心性道 德是民族文化...
兰克史学是德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家兰克创立的,故名。兰克史学基本思想是重视原始资料的利用和考辩;重视政治史;认为历史可以认识,但不能完全认识;对史料来源的重视...
一 从《史记》的一条附益文献谈起 今本《史记·秦始皇本纪》篇末论及东汉孝明帝(58-75年在位)时事,与《始皇本纪》年代殊爲不侔,一望可知乃後人附入。其文如下: 孝明皇帝十七...
以吴宓、梅光迪为代表的学衡派,人所共知,是20世纪20~30年代活跃一时的重要文化派别。但是,人们又多忽略了,学衡派中的柳诒徵、张荫麟、缪凤林诸人,还是一批著名的史学家,...
有清一代,蒙古族主要聚居漠南、漠北和漠西地区。漠北喀尔喀蒙古东临黑龙江将军辖境,西至阿尔泰山接新疆,南至大漠与漠南蒙古相连,北与俄罗斯交界。清入关前,后金与喀尔喀...
1发展 口述史学也称口碑史学,主要指一种搜集和利用口头史料研究历史的方法和流派。口述史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古往今来,大凡有作为的学人,在治学道路上总是有一种思想上的境界和动力。正是 这种境界和动力,使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攀登,直到光辉的顶点和生命的终结。 这些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