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金良年《清代武英殿刻书述略》,《文史》第三十一辑,第183-185页。 (19)乾隆四年二月十九日食礼部右侍郎俸教习庶吉士方苞《奏爲请定校刊经史程式事》,军机处录副奏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咸丰元年戴钧衡刻本)卷二《奏重刻〈十三经〉〈廿一史〉事宜剳子》略同。 (20)清方苞《奏爲请定校刊经史程式事》。 (21)清齐召南《实纶堂诗钞》(嘉庆二年刻本)卷三《经史馆遇雪呈堇浦、葆青、方来(吴绂)、仲常(于敏中)》注:“馆即怡亲王旧府也,园亭宏丽,并雍正年建造。雪中与诸公瀹茗校经,轩窗洞启,炉香馥郁,如坐瑶池蓬岛中。”考《日下旧闻考》卷四十五(第706页):“贤良寺旧在东安门外帅府衚衕,雍正十二年建。本怡贤亲王故邸,舍地爲寺,世宗宪皇帝赐名贤良寺……乾隆九年,皇上御书《心经》塔碑,勒石於寺。二十年移建於冰盏衚衕。”则此时爲贤良寺。 (22)杨玉良《武英殿修书处及内府修书各馆》,《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年1期,第38页。 (23)清李元度《方望溪侍郎事略》,《国朝先正事略》卷十四,同治刻本。 (24)清方苞《奏爲请定校刊经史程式事》。 (25)殿本《汉书》末齐召南跋:“臣照等既与诸臣遍蒐馆阁所藏数十种及本朝李光地、何焯所校,再三讐对,积岁弥时,凡监本脱漏,并据庆元旧本(谦按:即南宋庆元建安刘元起家塾刻本)补缺订譌。”殿本《三国志》末李龙官跋:“将监本、别本,与凡汉晋之书,参互考订,悉心校勘,并取前学士臣何焯所校本,择其引据精确者,概行摘出,逐卷分注,厘爲《考证》。”殿本《隋书》录宋本原跋(谦按:即天圣二年付雕牒文。元大德本亦有此牒文,故是否确爲宋本尚未可知),末张映斗跋:“宋本残缺,乃以监本爲底本。此外完书备校者,有南监本、汲古阁本。他本残缺亦可参校者,宋本外有两旧本。”《汉书》《後汉书》《三国志》《晋书》《隋书》考证中多有“宋本作某”,《汉书》《後汉书》《三国志》考证并多引“何焯曰”。 (26)清方苞《奏爲请定校刊经史程式事》。 (27)清方苞《奏爲请定校刊经史程式事》。 (2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册,第360-362页。 (29)南宋建安坊刻本如余仁仲本《礼记注》《春秋公羊解诂》《春秋谷梁传》等,经文有句读。据《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句读》,宋代蜀中字本、兴国于氏本、元代相台岳氏本诸经,经注并有句读。但以上各本均无疏文,疏文之句读,仍以殿本爲最早。 (30)清方苞《奏爲请定校刊经史程式事》。 (31)清方苞《奏爲请定校刊经史程式事》。 (32)清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卷四史部一正史类。 (33)清方苞《奏爲请定校刊经史程式事》。 (34)清方苞《奏爲请定校刊经史程式事》。 (35)《乾隆朝上谕档》第一册,第360-362页。 (36)《乾隆朝上谕档》第一册,第402页。 (37)《乾隆朝上谕档》第一册,第464-465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