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非国大全国执委会委员弗朗西斯·梅利编写的《非国大史》,于1988年由津巴布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研究非国大问题的专著,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是研究非国大问题的重要著...
当代世界,奥地利又重新令世人瞩目。这并非由于它有迷人的音乐,而是在政治学领域也开始唤起人们的兴趣。自从卡尔·肖斯基创先发表了他的名著《世纪末的维也纳——政治与文化...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一种宗教都不可能是单纯神学意义上的社会现象,都要和社会政治生活有所联系。然而,像伊斯兰教这样与社会政治结合得如此紧密的宗教又是不多见的。...
20世纪是整个世界急遽变革的时期,也是学术领域新陈代谢的年代。基于时代的变革与学术的演变,因此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学科的重构工作。从历史学来看,它在20世纪的重构亦不绝如缕...
一 人的姓名不是人们之间一种随意的、一时的、简单的称呼,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文化和语言的组成部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中,人们的姓名的产...
《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1850—1980》 [美]马丁·威纳 著 王章辉、吴必康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英国自1880年代以来路下滑,至今仍然囿于“英国病”的困...
20世纪30年代初,经济大萧条的阴霾笼罩美国,政治风云诡谲,各种社会矛盾纷陈。富兰克林·罗斯福临危受命,入主白宫,力主改革,实行“新政”。在劳资关系上,罗斯福对劳联等保...
麈尾至迟起自汉末,隋·虞世南的《北堂书钞》卷百三十二收有东汉·李尤的“麈尾铭”: 挥成德柄,言为训辞。 鉴彼逸傲,念兹在兹。 又据唐初《艺文类聚》卷六十九所引晋·陆机的...
拙作《二战前印尼原住民的印尼民族观》与《二战后印尼原住民的印尼民族观》剖析评述了印尼原住民主要的政治集团或其领袖人物对印尼民族的理解与把握,并将之归结为“原住民主...
穆罕默德·阿里·真纳(1876-1948)是本世纪上半叶印度穆斯林独立运动的领袖和巴基斯坦的缔造者。巴基斯坦的建立,无疑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但却不是他的初衷。在他长达40年的...
在日本的近代化中,武士曾经起过独特的作用。它既是倒幕的领导者,明治维新后近代化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又因近代化的推行而逐步衰落。然而武士道精神却并未随之消亡,而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对外政策变幻莫测,其外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这样,就苏联战后外交政策演变的原因进行探讨和研究,对于认识苏联战后外交政策演进的历史,有...
共产主义的危机和冷战的明显结束促使乐观主义和西方胜利论重新抬头;但同时也有坚持他们对20世纪国际关系阴暗面的看法。在这个希望与绝望又一次发生冲突的历史关头有必要研究...
19世纪后半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印度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的时期,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印度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在政治上...
目前,中国史学界对日本政党的研究相对地集中于二次大战以后,而对于二次大战前特别是政党政治建立以前的资产阶级政党的研究较少。在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就这一问题分成“日本...
在我国史学界,迄今为止,对日本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所谓“锁国”时代,仍存在一种望文生义的因袭的理解和解释。如近年出版的,解放后由我国大陆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日本通...
彼得一世和叶卡特林娜二世都是俄国历史上的著名沙皇。执政期间,都倡导改革维新,并大肆向外扩张,为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历史学家们在对这两个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东南亚华人所处的情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为明显的是,华人加入当地国籍,政治认同转向当地,有的乃至在文化上也完全当地化。然而,几乎在东南亚各国,华...
中东是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国际政治地理区域,地区内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局势动荡多变。其中阿拉伯国家有21个,它们之间存在的种种矛盾:国家利益的不同、政治意...
某些人根据日本黑龙会所编《东亚先觉志士记传》中所记述的日本首相寺内正毅与黑龙会分子佃信夫的一段谈话①,说寺内内阁曾坚决支持1917年的张勋复辟。但综观寺内内阁自1916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