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史记·循吏列传》与历代正史《循(良)吏传》的设置(8)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 李大明 参加讨论

    其一,开篇所引孔子和老子语录,是其吏治思想的理论依据。司马迁所引孔子语录,见于《论语·为政》[40];所引老子语录,分别见于《老子》三十八章和五十七章[41]。孔子的意思是说,用法制教令引导百姓,用刑罚律令规整百姓,他们只能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他们就不但有了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论语·为政》记载孔子主张“为政以德”[42],《里仁》又记载孔子言“以礼让为国”[43],故有如此说。又,《礼记·缁衣》录孔子言又云:“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44]仍是强调要用道德礼教教化百姓,使人心归服而不是离心离德,此可与上录《为政》言互参。至于《老子》语录,三十八章四句,盖言得“道”的人并不在乎“德”(王弼注“德者,得也”[45]),因此有德;而未得“道”的人不失“德”,因此而无德。这几句话语义深奥,今不细绎可也。重点是五十七章“法令滋章,盗贼多有”之语,言法令规章制定得越多越详明,盗贼反而越多。通读《老子》五十七章全文,其治世思想愈明,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46]参王弼注可知,老子强调的是要“以道治国”,而“圣人”云云四者则能“崇本以息末也”[47]。先秦儒、道思想代表人物孔子、老子的这些主张,为司马迁所膺服和推崇,故曰“信哉是言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