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梁启超指出:“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1〕后,述中国传统史学者,皆以为正统不足论。其实,作为传统史学中的一种深层的历史观念,正统观一直影响着史家的史...
英国卡迪夫大学著名佛教史和《大唐西域记》研究专家宁梵夫教授,在“玄奘是否亲至马图腊”一文中提出质疑,认为玄奘面见戒日王的交谈是玄奘将中国的帝王崇拜置于印度文化框架...
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孙中山关心的问题之一,并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关于他的人口思想,却少有人述论。因此,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试作一些探讨。 一、忧虑中国“...
在千禧之年到来之时,西方史学史研究也有了新的收获。这就是张广智教授主著、陈新博士参与撰写的《西方史学史》的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该书系统地论述了自古希腊...
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而中国史学和社会现实--尤其是现实政治之间的那种如胶似漆、难解难分的关系,是史学经世传统的重要表征。在这种传统的浸染下,“以史为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中国史研究的重大进展之一,就是科学的、专业化的研究队伍逐步形成。其中,从事微观汉学研究的美国学者在学术上取得很多重要成果...
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中译本出版以后,史学界一些同志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此书进行了评论,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东方专制主义》从问世之后,就是一本很有...
在本世纪历史科学的发展中,法国年鉴学派占有重要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代历史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向。20世纪作为一个科技革命的时代,现代科学的空前发展对古老的人文科学...
章太炎先生在区分清代中叶学术流派时说:“其成学箸系统者,自乾隆朝始。一自吴,一自皖南。”吴、皖是指清代学术思想发展到乾嘉时期产生于江苏苏州地区和安徽徽州地区两个研...
近日与师友共读《通典》,注意到杜佑在记载晋世太尉首服时与他书不同。《通典·职官二》“太尉”条记载: 晋太尉进贤三梁冠,介帻,绛朝服,金章紫绶,佩山玄玉。若郊庙,冕服...
汪辉祖是清代忠于职守、热爱百姓的清官良吏和颇有成就的历史学家。然其事迹、特别是其史学成就,却长期淹湮于历史,鲜为人知。本文发潜表微,对汪辉祖其人其学作了较为翔实的...
郑天挺教授(1899-1981)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国学门,自此以后至1952年,除在厦门大学等单位短期任职及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作过研究生外,长期服务于北京大学,历任讲师、...
一、“史公三失”评语引起的千古争议及问题症结之所在 最早对《史记》作出全面评价的人是班彪及其儿子班固。班氏父子对《史记》优点的评定是古今学者所公认的,可以置而不论。...
《孙子兵法》爲春秋末年军事家孙武所着①,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兵书着作。尽管此书仅十三篇,约六千字,却以其卓越的战略思维、丰赡的军事思想构筑了一个较爲完备的军事理论体系...
如果从1900年6月22 日(农历五月二十六)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之时算起,敦煌学已走过了近百年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为了将学术推向前进,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似乎应该对...
贾思勰,史籍无传,唯《隋书·经籍志》子部农书著录:“《齐民要术》十卷,贾思勰撰”①。《旧唐书·经籍志》、《宋史·艺文志》沿之。《齐民要术》大约写成于东魏天平、武定之...
在本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国学术界围绕着如何评价孔子思想而展开争鸣,陆续出版了一批有关孔子研究的学术著作。[(1)]这些著作,都是把孔子当作一个思想家而不是当作“圣人...
(五)转战上海浚滩头 黎澍于1945年初离开重庆,到达上海滩头。先寄居在《文汇报》记者黄立文家,后落户于《文汇报》编辑张若达家中之一室,每天吃包饭,过着游击式的生活。“...
(一)作为预先假说的历史观 历史科学的特点是:它的研究对象--“历史事实”(包括诸事实的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历史过程)不是研究者直接观察的对象,而是史料所反映出的事实,这...
一、群英史观:何以合理?会不合理?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哲学界、史学界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地争论了一阵子之后,暂时偃旗息鼓了。教科书还在重复着几十年或十几年一贯制的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