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人。他是晚清后期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又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改革家,被后人称为“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重要奠基人”①。他...
《尚书》是对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一部典籍,在整个封建时代,除少数几个人从史学角度审视过它外,人们一直把它作为六经之一来看待,影响了对它思想内涵的正确揭示与把握。近代...
在清代研究西北边疆史地的学者中,何秋涛是年纪较轻,起步较晚的一位,但正因如 此造就了他能够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从而居于清代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中集大成者的 地位。何秋...
理学是宋明时期的主导性国家思想,理学化史学则是宋明时期的主导性史学形态。明 朝中叶以后,程朱理学不断受到挑战,学术界出现了一股理学批评思潮。在理学化史学 批评声浪的...
张岱(1579~1680,字宗子,号陶庵,蝶庵等)是明清之际一位在文史领域诸方面都取得了 卓越成就的杰出人物,一生“著作等身”(《张子文秕·自为墓志铭》)。除了作为公认的“ 小...
《明实录》是明代最为重要的圣典,是明代后朝对前朝所作的具有权威效力的历史结论,也是关系到一朝君臣流芳和遗臭的千秋大事。谁掌握了《明实录》修纂的控制权,谁就掌握了对...
在讨论文武关系的研究论著中,最常用的有两个词语:文武分职与文武分途。前者常见于先秦官制史的研究中,而后者则是唐宋后官制研究的着眼点之一。从职官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
对历史文献加以整理和研究,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门学问。而历史文献学作为一个学科纳入历史科学的体系之中,则不过数十年时间。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张舜徽先生对这个学科的确立,起...
波普尔把批判理性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系统地提出了非决定论历史观。他认为,没有历史规律,只有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历史理论先于历史事实,历史理论只能证伪不能证实;...
一般地说,《尚书》中,以《周书》为“真文献”。但《周书》中的《金縢》是一篇疑窦颇多,分歧较大的文字,同时,它也是一篇历来被人们所重视的文献。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
自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美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这的确是个让人深思的问题,也是促使历史学家孜孜不倦进行研究的问题。美...
清朝人口研究的重要开创者是何炳棣,他率先对乾隆时期的民数汇报制度进行了研究,利用的基本资料是《清实录》、《清朝文献通考》以及地方志、文集等。①在何炳棣的基础上,姜...
朱熹是南宋最为广博的一个学者,不仅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在经学、史学、文学等许多方面,都作出了这样和那样的贡献。朱熹虽然不能像王安石一样代表先...
杨向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杰出的史学家和教育家,对20世纪的历史科学作出了独特的卓越贡献。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史学研究和史学教育的崇高事业。 向奎先生是我在山...
《通鉴》编修有其书法凡例。南宋孝宗乾道年间,司马光的曾孙司马伋曾据光的遗稿,掇取分类“为三十六例”,编成《通鉴前例》。但流传至今的《通鉴释例》残阙严重,唯有十二例...
在明清时期,无论是从灾害发生的几率,还是从灾害给灾地社会经济所造成的长期性破坏来看,水患都毋庸置疑地排在江淮地区(指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大别山以东、黄海以西的广大...
二十世纪的新史学催化了断代史学的成熟,而其中宋代史学之自成体系,即肇始于邓广铭先生。因此,在本世纪的宋史学界,邓广铭先生具有不容置疑的最高权威。 邓广铭(1907-1998),...
一部文学作品,总要或深或浅地打上作家的思想印记,一个作家的思想总要对他的作品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名垂千古的文学与史学巨著《史记》,是司马迁留给中华民族的一件瑰宝,...
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史坛可谓学派林立、异彩纷呈。(注:可参见侯云灏《20世纪前期 中国史学流派略论》,载《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禹贡派和食货派是活跃于30 年代的两个史...
10年前的12月10日,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古史学家、不列颠学院伊利莎白·劳逊院士,在圆满完成了她在南开大学的讲学和对中国的学术考察后,在北京因心脏病突发病逝。噩耗传出,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