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史记》的一条附益文献谈起 今本《史记·秦始皇本纪》篇末论及东汉孝明帝(58-75年在位)时事,与《始皇本纪》年代殊爲不侔,一望可知乃後人附入。其文如下: 孝明皇帝十七...
以吴宓、梅光迪为代表的学衡派,人所共知,是20世纪20~30年代活跃一时的重要文化派别。但是,人们又多忽略了,学衡派中的柳诒徵、张荫麟、缪凤林诸人,还是一批著名的史学家,...
1发展 口述史学也称口碑史学,主要指一种搜集和利用口头史料研究历史的方法和流派。口述史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古往今来,大凡有作为的学人,在治学道路上总是有一种思想上的境界和动力。正是 这种境界和动力,使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攀登,直到光辉的顶点和生命的终结。 这些学人,...
《史通》之博大精深的内容,是借助于丰富多样的评论方法来表达的。《史通》不仅集以往史评理论之大成,亦集以往史评方法之大成。方法问题,并不单纯是个思想表达技巧问题。何...
自明代中期起,全国各地陆续兴起一支支地域商帮,成为中国近世社会转型的具体标志。对于各地商帮兴起的原因或前提,既有研究或多或少作了探讨,但不是过分强调全国的情形,就...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史通》的命名,刘知几自释为“昔汉世诸儒集论经传,定之于白虎阁,因名曰《白虎通》,予既在史馆而成此书,故便以史通为目。且汉求司马迁后封为史通子,...
伟大的史学家司马光由于撰写编年体一书《资治通鉴》的卓著功勋,长期以来被人们所称道。但在评价司马光的史学思想时,多有不公正之论,许多人笼统地评价其《资治通鉴》全书贯...
清朝前期的史学,是以考据为特色的。从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阎若璩等学者开始,注重对经书和其他典籍的考据。到乾嘉时期,考据学风靡学界,成了学术研究的主要方面乃至目的。当...
法国年鉴学派在20世纪的崛起与发展是现代国际史学的重要篇章。如果我们把19世纪的兰克史学称作为上一世纪史学发展主流的话,那么由年鉴派所奠立的史学新范型,无疑应是本世纪西...
近年,我国介绍日本的文章盈千累万,但很少有谈到蓬左文库的。这“文库”,并不象“万有文库”、“中学生文库”那样是大型丛书的意思,而是藏书阁或图书馆的旧称。为什么叫“...
清初承明制设立的道,既有省与府之间的道员,如分守道、分巡道、兵备道,分管地方府州县,也有不管辖某一地区而因事设置者,即专司某职的道员。清代的道,随着时代的推移而有...
陈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20世纪初叶,在中国史学近代化的进程中,陈先生坚持反帝反封建的立场,以其爱国主义的巨大热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成果,对我国传统的史...
评价《通志》有两个重要问题要考虑。一是从怎样的角度,也就是从怎样的方位来认识这部史学名著。用“泥考据者”的考据家的眼光和“溺文辞”的词章家的尺度去审视《通志》,是...
众所周知,清代章学诚对方志学有很深的研究,并撰写理论文章进行系统阐述,被后人视为方志学理论的鼻祖。其实,早在南宋时,随着方志的定型与编纂的繁荣,有关方志学理论也多...
若干个分散居住在一个(或相邻)区域中的同姓宗族组织,出于某种明确的功能性目的,把一位祖先或一组(该姓的始祖或首迁该地区的始迁祖)认定为各族共同的祖先,从而在所有参...
情报史长期以来一直是历史学家所说的“被遗忘的一面”,〔1 〕特别是被军事史家和外交史家所遗忘的一面。1973年之后,随着英美等西方国家情报档案的相继开放,职业历史学家们开...
18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初的乾嘉时代,是中国考据学,亦称朴学的最为壮观的高峰。80余年中,人才辈出,著作如林。为了攀登考据的峰顶而领略无限的风光,乾嘉考据学者做出了超乎常...
1 王先谦自清同治八年(1869)五月始入史馆至光绪十八年(1892)11朝《东华录》撰成的23年间,除在外供职、丁忧归里和辞官居家共约11年外,有12年在史馆供职。他先后任国史馆编修、...
从20世纪初年斯坦因(Aurel Stein)等人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楼兰、尼雅、敦煌发现一批 汉晋木简,到1959年甘肃武威磨咀子6号汉墓出土的469枚竹木简,木简出土总数达一万 余枚。其中,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