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五、六十年代何以会发生黑人民权运动?通常的回答是黑人不堪再忍受其在这个国家中的二等公民地位所致。然而,在此之前,美国黑人的状况显然更糟,其不满情绪也会更强烈,...
当今日本早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但是它在世界政治舞台、经济舞台和文化领域位置却并不能与其经济大国的地位相称,并且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欧美与日贸易摩擦的加...
法国大革命以后,欧美各国妇女为争取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参政权奋斗了一个多世纪。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中,各国并非同步。北欧诸国以及英、美的妇女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是世界近代思想史上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400多年来,各国学者对马基雅维里的评论甚多,每一代人都力求发现前人所没有得出的新结论。在各种纷繁的评论中,有...
15世纪所谓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了欧洲的海外扩张。欧洲殖民主义历史经历了两个重叠的循环:一是1500—1830年重点在美洲的定居殖民,一是18世纪末—20世纪中叶重点在亚洲非洲的...
日本是以全方位吸收西方文化为标志,展开其近代化历程的。但是,对日本的“西学”在这种历史性转变中的一种新的动向,即从吸收西方的自然科学向吸收人文、社会科学拓展,在国...
美国独立后,黑奴制被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从美利坚合众国建立到内战(1861—1865年)爆发,美国社会发展的特点是南北对峙、雇佣劳动制和黑奴制共存。这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
在美国的所有民族和种族群体中,在美国的整个历史进程中,最引起人们关注的、受剥夺最严重的莫过于土着美国人。从儿童玩的“牛仔与印第安人”游戏到学校的美国历史教科书;从...
中古时代,大约在500-1500年间, 在亚欧大陆和北非沿海地区兴起了许多大君主国,同时伴随着巨大宗教势力,磅礴于旧世界广大地区。东亚有以崇奉佛教为主的隋、唐、宋、元、明各朝...
明治维新后,日本曾一度实现了现代化的启动,并以“急行军”的速度完成了工业革命。可是,正当全世界翘首期待日本将做些什么的时候,①日本却“误入歧途”,②走上了政治发展...
(一) “先欧后亚”战略原则,也叫“大西洋第一”原则,它是1941年1—3月英美参谋人员在华盛顿召开的“ABC会议”上确定下来的。其要旨是:一旦美国卷入战争,其军事努力将首先放...
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普遍因袭着三十至四十年代的一种观点,认为: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资产阶级,不管是民族资产阶级还是小资产阶级,...
“里达”战争发生于麦地那国家第一位哈里发阿布·伯克尔(632—634年)在任时期,波及阿拉伯半岛多数地区,影响极大,在早期伊斯兰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里达”战争并不单纯是...
黎巴嫩是中东地区濒临地中海的一个小国。人口约350万,面积仅1万多平方公里。1975年全面内战爆发以来,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昔日具有中东“瑞士”之美称的黎巴嫩成为世界最动荡...
一、序言 如果不掌握一个国家的文化特性,就难以理解该国家的政治和行政现象。这是本论文的基本论点之所在。这是因为,在决定人类行为的诸多因素中,只有文化因素才能看做是区...
由武汉大学历史系、武汉大学世界史研究所、湖北省世界史学会联合主办的“世界史学科建设与世界史观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4月6日至8 日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的目的在...
对希特勒统治12年间的纳粹德国的经济发展,西方有学者称之为“经济奇迹”,而把这种“奇迹”的出现归于希特勒实行了“将所谓的‘经济自治管理责任制’和国家一般干预相结合”...
以往的世界通史着作有一个共同的缺欠:它们对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是割裂的,不是全局的、整体的。它们“只是进行分国、分区的研究,而忽视综合全局研究。”名为世界史,实...
海登·怀特(Hayden White)是当今美国最重要的历史理论理论家之一。他的历史理论把着眼点放在历史叙述的基本喻说形式以及由此而生发的情节效果、解释功能和意识形态内容上。怀特...
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在亚洲各国曾引起广泛的注意。多年来中国和日本的学者出于各种原因曾围绕此书进行激烈的争论。然而它在印度的历史学界却几乎没有引起什么反响。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