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1727-1814)以考史见长,曾被列入乾嘉历史考据学派。其代表史著《廿二史札记》除了对以往正史进行考订外,“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亦随所见...
宋代是中国史学的辉煌时代,其显著标志之一就是当代史或者说本朝史的成功撰述。两宋统治者特别重视修当代史,“订正旧史,以明国论”,[1]数目繁多的诸帝《实录》、国史,即分...
谭其骧先生字季龙,是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我于1962年在复旦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后,考取研究生,师从谭先生研究历史地理学,有机会经常聆听先生的教诲。我感触至深的是...
在本世纪上半期,苏联曾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发展的基地和中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苏联史学界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同于史学理论;只是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史学理论与方法...
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清代浙东学派创始人,“学问渊海,名冠海内”[1],“有明三百年无此人”[2]。黄宗羲于史学建树颇多,有“清朝文学开山鼻祖”之誉,其影响至大且...
唐代中叶,学术界兴起了一个新《春秋》学派。这个学派以啖助、赵匡为先驱,陆淳(质)集大成,对当时学术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宋人陈振孙说:“汉儒以来,言《春秋》者惟宗三...
一、画鬼与画人 陈寅恪先生尝自谓:“不能读先秦之书”,“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三复斯言,当有深意,似不宜仅仅看作谦辞。鄙意陈先生每次这样说,都是在明确地表示一种学术...
傅斯年在1928年写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明确指出:“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这一主张成为傅斯年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历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厘清它产...
康德所处的理性主义时代,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预告有三种截然不同的主张:(1)“道德的恐怖主义”主张,认为人类在其道德天职上是“继续朝着更坏倒退”。(2)“幸福主义”或...
一、历史和历史科学的概念问题 任何一个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或历史理论模式首先必须回答“什么是历史”和“历史是什么”的问题。正如我们早已认识到的,恩格斯把历史看作一种过程...
作为现代中国学坛上影响深远的两位史家,胡适与傅斯年的治学方法及其流派分野历来颇受人们关注。目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将二人分判为方法学派和史料学派,香港学者许冠三的《...
胡三省从二十几岁开始,先后两次为《资治通鉴》作注。到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冬,完成《音注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音注》),也称作《新注资治通鉴》,后人简称为《通鉴...
长期以来,在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中我们对中国史学之父问题的探讨重视不够,对此的认识尚缺乏系统性和深刻性,形成的观点也莫衷一是,研究工作进展缓慢。这样的现状对于弄清中国...
自1905年,《国粹学报》重印《焚书·序》,并刊载了刘师培为之撰写的“激进派第一人”的评论开始,一个曾遭诋毁而归于沉寂三百余年的李贽,又重新伴随着反清爱国运动呼声的高涨...
中国古代是否同西方一样,也经过了奴隶制阶段,这是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的中心议题。对此,郭沫若以他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首次作了肯定的回答,从而引起了激烈的论战。...
司马迁父子的思想观点是相通的,还是截然相反的?历代评论者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没有作出完全符合司马迁父子思想实际,令人满意的回答。对这一问题作一点深入的分析研究,还...
杜佑(735-812)是唐代中期著名的史学家,他的《通典》是我们今天所能读到的最早的政书体著作。《通典》一书蕴涵着杜佑丰富的史学思想、理论,值得今人予以总结、学习。本文即对...
胡应麟(1551-1602年)字元瑞,浙江兰溪人,明代著名文献学家。他学识渊博,著述宏富,所论多有高识卓见。本文拟就其有关史学理论方面的论述,作一初步探讨。 一 在中国古代史学...
作为毕生追求着人类解放的思想家,马克思在其社会历史观中不可能无视人的主体性问题。然而,以什么样的方法去理解马克思历史辩证法中的主体性思想呢?这是国内外学术界在这一...
【编者按】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我院历史系教授侯外庐同志,不久前不幸逝世。本刊特请多年在侯外庐同志身边工作的历史学家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