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东观汉记》初探(下篇)(1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史》 吴树平 参加讨论

《东观汉记·百官表》对于东汉分官设职情况的记载,就今天所见片段而言,还是比较准确的。但也偶有错误。如中谒者一官,在《续汉书·舆服志》刘昭注所引《东观汉记·百官表》中两出,一云与尚书、谒者、黄门宂从等官秩皆六百石,一云与议郎秩皆比六百石。两处关于禄秩的记录相违戾。
    《四库全书》馆馆臣辑集《东观汉记·百官表》佚文时,所收文字,大多数没有失误。但也有个别条不属于《东观汉记·百官表》,而馆臣错误地当成了表中的内容。
    如四库馆臣所辑《百官表》第一条云:“太尉掌邦,(馆臣按云:“此下有阙文。”)册皇太子捧上其玺绶。”按《唐类函》卷三五所录《北堂书钞》有“册皇太子授玺绶”一条,注云:“《汉百官表》云:‘太尉掌邦,册皇太子捧上其玺绶。’”四库馆臣所辑显然是依据《唐类函》。《唐类函》引徵的《汉百官表》,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汉百官表》未必就是《东观汉记·百官表》。另一个是它转录《北堂书钞》时,文字作了增改。孔广陶校注本《北堂书钞》卷五一“郊祀之事则亚献,拜太子授玺绶”条注云:“《续汉·百官志》云:‘太尉凡郊祀之事主亚献,大丧则告谥南郊。’《志》云:‘掌邦政,拜皇太子以上授其玺绶也。’”“《志》云”句有脱文,《唐类函》改“志云”为“《汉百官表》”,其他文字也多有删改,本不可据。四库馆臣把“太尉掌邦”云云收入《东观汉记·百官表》,没有充足的根据。
    又如四库馆臣所辑《百官表》第二条云:“司空,唐虞之官也,金印紫绶。”按陈禹谟刻本《北堂书钞》卷五二“唐虞之官,金印紫绶”条注云:“《汉百官公卿表》云:‘司空,唐虞官也,金印紫绶。’”四库馆臣所辑当即本此。《汉书·百官公卿表》云:“《书》载唐虞之际,……禹作司空,平水土。”又云:“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很明显,《北堂书钞》所引出自《汉书·百官公卿表》,四库馆臣辑入《东观汉记·百官表》是错误的。
    对于《东观汉记》中的表,刘知几曾进行过激烈地批评。他在《史通·表历篇》云:《史记》“天子有本纪,诸侯有世家,公卿以下有列传,至于祖孙昭穆,年月职官,各在其篇,具有其说,用相考覈,居然可知。而重列之以表,成其烦费,岂非谬乎?且表次在篇第,编诸卷轴,得之不为益,失之不为损。用使读者莫不先看本纪,越至世家,表在其间,缄而不视,语其无用,可胜道哉!既而班、《东》二史,各相祖述,迷而不悟,无异逐狂。……两汉御历,四海成家,公卿既为臣子,王侯才比郡县,何用表其年数以别于天子者哉!”刘知几反对纪传体史书中设表,当然也反对《东观汉记》中设表,应该说他道出了设表的一些短处。但是,就表的整体来较长量短,他的论议未免偏颇。拿《东观汉记》的表来说,《诸王表》、《王子侯表》、《功臣表》、《恩泽侯表》的内容,一般不会超出纪、传的范围。但是,这些表毕竟把诸王、王子侯、功臣、恩泽侯的大略行迹、分封侯王的时间,各侯王的传袭情况,以表的形式,彙为一编,眉目清楚,条理分明,便于查阅。就内容来说,也不可能对纪、传毫无增补。至于《百官表》,那更是纪、传所不能替代的。东汉一代的职官制度,是全部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它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关系至为密切。如果《东观汉记》不立《百官表》,使东汉一代职官制度缺载,那不能不令人遗憾。正因为表有纪、传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后来问世的一些纪传体史书,如《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等,仍然继承了书中设表的传统。
    五、《东观汉记》中的“载记”
    司马迁撰《史记》,首创史书纪传体,记载汉武帝以前数千年通史;班固继踵其后,撰成《汉书》,断代为史,专载西汉一朝。二书均无载记。载记作为一种史书体裁,始出于班固草创《东观汉记》时期,《后汉书·班固传》和《史通·古今正史篇》已有确切记载。
    载记既不同于本纪,也不同于列传。它所载列的,都是据守一方,称雄一时,最终没有居于“正统”地位的人物事迹。
    班固撰写载记,究竟收入了哪些人物,从今天所能见到的《后汉书·班固传》和《史通·古今正史篇》这两篇珍贵的材料来看,包括了平林、新市的领导人,另外,还有公孙述。在《史通·题目篇》,也提到“《东观》以平林、下江诸人列为载记”。
    平林兵领袖有陈牧、廖湛等,新市兵领袖有王匡、王凤、马武等,下江兵领袖有王常、成丹、张印等,(35)在这些应当列入《东观汉记》载记的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物中,只有王常的事迹尚可见到以下一些片段:
    (一)《后汉书·王常传》李贤注引《东观汉记》云:“其先鄠人,常父博,成、哀间转客颍川舞阳,因家焉。”
    (二)同上书李贤注引《东观汉记》云“(以王常行南阳太守事),诛不从命,封拜有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