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东观汉记》初探(下篇)(1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史》 吴树平 参加讨论

(三)《初学记》卷一七引《东观汉记》云:“上于大会中指王常谓羣臣曰:‘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忠臣也。’是日迁常为汉忠将军。”
    (四)《后汉书·王常传》李贤注引《东观汉记》云:“率骑都尉王霸共平沛郡贼苗虚。”
    (五)《北堂书钞》卷一三三引《东观汉记》云:“王常为横野大将军,位次与诸将绝席。”
    (六)《太平御览》卷二○一引《东观汉记》云:“山桑侯王常孙广坐楚事,国除。”
    上述文字,二至六条已被范晔採入《后汉书》,第一条则被范晔所删汰。
    《东观汉记》载记中有关公孙述的记载,在古注和类书中保留下来的片段较多,仅《后汉书·公孙述传》李贤注、《北堂书钞》、《太平御览》所引就有十三条,(36)其中《太平御览》所引八条,多数文字较长,有些地方可补《后汉书》之阙。
    笔者怀疑,班固列入载记的人物,大概不限于平林、新市、下江和公孙述。如与平林、新市、下江相似的赤眉,与公孙述相似的隗嚣,极可能纳入载记。班固有丰富的修史经验,与他协力修史的陈宗、尹敏、孟异也不是不谙史书体例的劣下之辈,他们不大可能以平林、新市、下江和公孙述入载记,而把与其情况相类的赤眉和隗嚣编入列传,造成编纂体例上的矛盾和混乱。现在可以搜集到的一些有关赤眉领袖樊崇和赤眉所拥立的刘盆子的片段,以及有关隗嚣的片段,《四库全书》本《东观汉记》一律彙入载记部分,不是没有道理的。
    《四库全书》本《东观汉记》载记部分收入刘玄、公宾就、申屠志、陈遵、刘盆子、樊崇、吕母、王郎、卢芳、苏茂、彭宠、张丰、秦丰、邓奉、庞萌、隗嚣、公孙述、延岑、田戎十九人,又收入“铜马等羣盗”一条。四库馆臣编辑载记的原则,在《刘玄传》按语中是这样交待的:“载记之名,为《史记》、《汉书》所未有,此本书创例也。刘知几《史通·题目篇》云:‘《东观》以下平林、下江诸人列为载记。’《古今正史篇》又云:‘明帝诏班固、陈宗、尹敏、孟冀(当作“异”)作《世祖本纪》,并撰功臣及新市、平林、公孙述事,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考新市、平林发难最先,公孙述削平独后。《史通》举此以包载记之终始,则知其他专兵窃据者尽当列诸载记。故今自更始而下,以类编入。”对《史通》所言作出这样的理解,具有很大的臆测成分。从王莽末年到光武帝即位初期,天下逐兔争捷,分合无常,短期或长期“专兵窃据”者夥矣。认为班固把这些人物统统归入载记,今天找不到任何材料加以证实。而我们说四库馆臣的看法不可信据,倒是可以找到确凿的材料。如四库馆臣辑本在《东观汉记》载记中,把刘玄列为第一个人物。实际上,刘玄虽然属于“专兵窃据”者,但在《东观汉记》中,他是被编入列传的。《史通·编次篇》云:“当汉氏之中兴也,更始升坛改元,寒暑三易。世祖称臣北面,诚节不虧。既而兵败长安,祚归高邑,兄亡弟及,历数相承。作者乃抑圣公于传内,登文叔于纪首,事等跻僖,位先不窋。夫东观秉笔,容或谄于当时,后来所修,理当刊革者也。”刘知几的主旨是说刘玄宜纪不宜传,他批评了东观修史者为了“谄于当时”,把该列入帝纪的刘玄贬入传内。从这种批评的言论中,透露出了刘玄在《东观汉记》中是被纳入列传的。
    在四库馆臣列入载记的十九人中,可能还有列传中的人物,只是由于没有发现可靠的证据,不能一一确指。
    六、《东观汉记》中的“序”
    我国古代记人叙事的历史著作有这样一个传统,即作者习惯于藉历史事件或人物行迹发表议论。《春秋左传》中每有作者议论,则假“君子”以称之。《春秋左传》中的以“君子曰”出现的作者议论,其目的在于“辩疑惑,释凝滞”,(37)该议论处则议论,毋须议论处则一律不加议论。司马迁著《史记》,首先打破了《春秋左传》的传统,每篇之末,必有以“太史公云”这一形式出现的议论。从此之后,几乎成了一种固定的格局。班固《汉书》中的“赞”,荀悦《汉记》中的“论”,谢承《后汉书》中的“诠”,陈寿《三国志》中的“评”,王隐《晋书》中的“议”,何法盛《晋中兴书》中的“述”,常璩《华阳国志》中的“撰”,其名殊异,其义一揆,都是作者表示自己是非观点的一种相同的形式。这种形式,在《东观汉记》中则是以“序”的形式出现的。《史通·论赞篇》曾明确地说:“《史记》云‘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赞’,荀悦曰‘论’,《东观》曰‘序’。”
    《东观汉记》的序,应该是每篇皆有。但是,今天存世者寥寥,可以见到的只有以下几段:
    (一)《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李善注云:“《东观汉记》序曰:‘汉以炎精布耀,或幽而光。’”同书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李善注、《玉海》卷四六亦引,文字全同。《文选》范晔《后汉书光武纪赞》李善注徵引此条仅无“或幽而光”四字。此序出《光武帝纪》。《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李善注引《东观汉记》“汉以炎精布耀,或幽而光”二句,《北堂书钞》卷三标目有“或幽而光”,卷四标目有“炎精布耀”,这三处引文虽然没有明言是《东观汉记》序中语,但与《鲁灵光殿赋》李善注进行对勘,显然可以看出这三处引文都是《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序中的文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